日期检索:
读书要有韧劲儿
彬县 胡忠伟
最近购书太多,想起了理洵在《猎书记》里反复说过的一句话“去日不多慎购书”。虽然说买书可以“多多益善”,可是,值得警惕的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现象,有的人买的书很多,读的却很少;有的书,买来后至多看看封面和目录,便束之高阁了,读书在这些人那里就流于形式了。这些人往往会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是没时间看,我们要说的是,没时间看买那么多书干么呢?
读孙卫卫《喜欢书》,很佩服他对自己的解剖,也很赞同他的观点。他也在日记里不断告诫自己,要少买多看,应该“读书第一,买书第二”,买是为了读,不是为了买而买。读书人大都爱犯的毛病他也有啊。不过,他不准给自己找借口,他看美国人杰伊·瑞芬博瑞《没有任何借口》,这是郭声琨曾经推荐给下属看的书,“事情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好,总是说,对不起,我因为什么什么而耽误了。什么什么说不过去的,以后要对自己说,你不要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的确应该这样,没有借口,没有任何借口,才能极其负责地把事情做好。
他是一个真诚的读书人,能正确面对自己,及时发现缺点,改掉坏毛病,正因为他善于学习,勇于改正修正自己,才写成了那么多儿童文学作品,成了一名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获得了人们的好评。
在书中,孙卫卫坦言,自己坚持记日记,对自己很受用。借用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中的话说,有四个目的:“练习有恒的笔墨,一也;作日后追忆过去生活之账本,二也;记银钱出入、信札往来,备一月或一年内查考,三也;记零星的感思及所见所闻有趣味的事,备以后谈话或作文的材料,四也。”重要的是他坚持了下来,做到了持之以恒。
由此,我想起了民间读书人王成玉先生。作为一位民间读书人,王成玉先生无疑是较成功的一位,他是武汉的下岗职工,但他爱书如痴,读书成癖,一日不读书便觉面部可憎、语言无味、寝食难安。下岗后,虽然生活窘迫,但他不改初心,数十年来,仍孜孜以求,在各方贵人的帮助下,他出版了《书话史随札》《书迷六记》等著作。我以为,王成玉先生读书,更多的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位读书人所具备的韧劲儿。
宋人陆象山说:“读书之法,须是平平淡淡去看,仔细玩味,不可草草,所谓优而柔之,厌而饫之,自然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的道理。”他告诫人们,读书不必急于求成,要仔细揣摩,这实际上是把读书当成了修身养性、涵养品德的过程了。我看,王成玉先生的读书,就有这样的品性。他读的书多,买的书也多,浸淫其中,沉醉自乐。而在目前,书业高度发达,新书层出不穷,一些人也买书、看书,但能沉潜其中并有所得者,寥寥无几。除过那些专门做学问、搞研究者而外,民间读书大多跟了风,什么热闹就读什么。读成了过程,有什么“成果”就不知道了。
回头再看自己,这一年无论是读是写都太少了。一个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得是坚持做这事,并持之以恒地把它做好,想想孙卫卫、王成玉他们,能坚持读书,坚持写下去,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
最近购书太多,想起了理洵在《猎书记》里反复说过的一句话“去日不多慎购书”。虽然说买书可以“多多益善”,可是,值得警惕的是,现在社会上有一种现象,有的人买的书很多,读的却很少;有的书,买来后至多看看封面和目录,便束之高阁了,读书在这些人那里就流于形式了。这些人往往会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是没时间看,我们要说的是,没时间看买那么多书干么呢?
读孙卫卫《喜欢书》,很佩服他对自己的解剖,也很赞同他的观点。他也在日记里不断告诫自己,要少买多看,应该“读书第一,买书第二”,买是为了读,不是为了买而买。读书人大都爱犯的毛病他也有啊。不过,他不准给自己找借口,他看美国人杰伊·瑞芬博瑞《没有任何借口》,这是郭声琨曾经推荐给下属看的书,“事情没有做或者没有做好,总是说,对不起,我因为什么什么而耽误了。什么什么说不过去的,以后要对自己说,你不要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的确应该这样,没有借口,没有任何借口,才能极其负责地把事情做好。
他是一个真诚的读书人,能正确面对自己,及时发现缺点,改掉坏毛病,正因为他善于学习,勇于改正修正自己,才写成了那么多儿童文学作品,成了一名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获得了人们的好评。
在书中,孙卫卫坦言,自己坚持记日记,对自己很受用。借用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中的话说,有四个目的:“练习有恒的笔墨,一也;作日后追忆过去生活之账本,二也;记银钱出入、信札往来,备一月或一年内查考,三也;记零星的感思及所见所闻有趣味的事,备以后谈话或作文的材料,四也。”重要的是他坚持了下来,做到了持之以恒。
由此,我想起了民间读书人王成玉先生。作为一位民间读书人,王成玉先生无疑是较成功的一位,他是武汉的下岗职工,但他爱书如痴,读书成癖,一日不读书便觉面部可憎、语言无味、寝食难安。下岗后,虽然生活窘迫,但他不改初心,数十年来,仍孜孜以求,在各方贵人的帮助下,他出版了《书话史随札》《书迷六记》等著作。我以为,王成玉先生读书,更多的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位读书人所具备的韧劲儿。
宋人陆象山说:“读书之法,须是平平淡淡去看,仔细玩味,不可草草,所谓优而柔之,厌而饫之,自然有涣然冰释,怡然理顺的道理。”他告诫人们,读书不必急于求成,要仔细揣摩,这实际上是把读书当成了修身养性、涵养品德的过程了。我看,王成玉先生的读书,就有这样的品性。他读的书多,买的书也多,浸淫其中,沉醉自乐。而在目前,书业高度发达,新书层出不穷,一些人也买书、看书,但能沉潜其中并有所得者,寥寥无几。除过那些专门做学问、搞研究者而外,民间读书大多跟了风,什么热闹就读什么。读成了过程,有什么“成果”就不知道了。
回头再看自己,这一年无论是读是写都太少了。一个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得是坚持做这事,并持之以恒地把它做好,想想孙卫卫、王成玉他们,能坚持读书,坚持写下去,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