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花房村的爱心银行
本报讯(郗真文 郝琪 记者 胡汉杰)“从去年到现在,我在陈光祥这儿取了7次共17700元钱,这个助农服务点,不仅不收手续费,而且我们少跑了很多路,不耽搁我们挣钱和干农活!”近日,贫困户刘明森高兴地告诉记者。
陈光祥是镇巴县小洋镇花房村人,在这个偏远的村子里,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没有什么高超的本领,也不是本村的有钱人,他仅仅是花房村的卫计专干。
花房村离县城有52公里,每天只有一趟往返县城的班车,来回得40元的车费。如果取款快的话,就能赶上回来的班车,如果耽搁了,就要在县城住一晚上,连吃带住开支100多元钱,这对于山区的百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陈光祥从2015年4月任村卫计专干以来,每次深入农户就会带回来几本存折,有时还连别人的身份证也一块儿带回家来了,妻子每当见到这些本本,就知道丈夫在近几天里就要进城了。这些存折和身份证,都是一些不识字、晕车、身体不好的、上了年纪的村民们,请他帮忙去县城把钱给他们取出来。就这样,陈光祥隔三差五就要进一趟县城,有好几次进城排队取钱,错过了末班车。
为了减少群众取钱的麻烦,陈光祥打算在村上办个助农服务点。他将自己的打算向村包扶单位——县邮政局反映,包扶单位对他的诉求很重视,派员多次调研,并结合陈光祥家的便民商店服务规模、资金周转量、服务质量进行了综合考量,同意在陈光祥的便民商店里设立邮政储畜助农取款点,并为其免费提供了相应设备。陕西信合也紧随其后,在陈光祥的商店里设立了陕西信合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
如今,陈光祥的这个助农服务点,累计为花房村的群众取款达800余万元,为贫困户取款10多万元,群众都称陈光祥的商店是花房村的“爱心银行”。
陈光祥是镇巴县小洋镇花房村人,在这个偏远的村子里,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没有什么高超的本领,也不是本村的有钱人,他仅仅是花房村的卫计专干。
花房村离县城有52公里,每天只有一趟往返县城的班车,来回得40元的车费。如果取款快的话,就能赶上回来的班车,如果耽搁了,就要在县城住一晚上,连吃带住开支100多元钱,这对于山区的百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陈光祥从2015年4月任村卫计专干以来,每次深入农户就会带回来几本存折,有时还连别人的身份证也一块儿带回家来了,妻子每当见到这些本本,就知道丈夫在近几天里就要进城了。这些存折和身份证,都是一些不识字、晕车、身体不好的、上了年纪的村民们,请他帮忙去县城把钱给他们取出来。就这样,陈光祥隔三差五就要进一趟县城,有好几次进城排队取钱,错过了末班车。
为了减少群众取钱的麻烦,陈光祥打算在村上办个助农服务点。他将自己的打算向村包扶单位——县邮政局反映,包扶单位对他的诉求很重视,派员多次调研,并结合陈光祥家的便民商店服务规模、资金周转量、服务质量进行了综合考量,同意在陈光祥的便民商店里设立邮政储畜助农取款点,并为其免费提供了相应设备。陕西信合也紧随其后,在陈光祥的商店里设立了陕西信合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
如今,陈光祥的这个助农服务点,累计为花房村的群众取款达800余万元,为贫困户取款10多万元,群众都称陈光祥的商店是花房村的“爱心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