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榆阳探索出农村产权改革三种模式
杨利军 苏占霞 本报记者 鱼玉军
近日,记者从榆林市榆阳区农业局获悉,榆阳区自去年被列为全国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后,因地制宜,坚持民主协商,重视群众首创,严把政策底线,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合作,总结探索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
模式一:土地股份合作制
过去,榆阳区南部山区撂荒耕地6.8万亩,外出人口占农村总人口70%。榆阳区针对这类村组,重点解决土地撂荒无人耕种的问题,在改革中学习赵家峁“确权确股不确地”模式,在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放活经营权,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柏盖梁村曾是南部山的贫困村,村上既无集体经济,又无致富能人。该村在改革中设置了人口股、耕地股、资金股,三种股份均为全民股,不设集体股。合作社提取净收益的25%为作为公积金(其中5%用于精准扶贫,贫困户所分红利不超过该户应分红的2倍),75%用于股东分红。村集体成立股份合作社建成塑料拱棚100座,种植冬小麦80亩,种植春小麦400亩,利用石磨搞传统加工,利用新修的500亩高标准梯田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利用电商平台打开销路,一改南部山区耕地撂荒现象。
模式二: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
针对各地城中村、城郊村及经济发达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集体经营性资产一定程度的积累,榆阳区重点解决集体资产权属不清、管理混乱、流失严重的问题。榆阳区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作为其参加集体收益分配基本依据,使集体资产权属清晰、保护严格,集体资产经营市场化、管理公司化、分红股份化。
广济南村地处榆林市中心城区,该村于2006年开始自发改革,目前集体经营性资产达4.5亿元。去年,该村采取切块改革、成熟一块、股改一块的办法,将商业楼确定为集体资产折股量化的范围,由专业公司评估总价值为1.5亿元。设置集体股和认购股,集体股占20%、认购股占80%,每个股民认购一股,股民在认购时缴纳现金1000元。成立了广济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完善细化了三资管理制度。
模式三:资源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
榆阳区北部草滩区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农民对土地依赖性较强,产区制度改革立足解决农村劳动力依附土地,但规模化、组织化、机械化水平和产出效益低的问题。各村在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实施“一户一田”制,即每户村民把各家分散的多块地流转合并为一整块农田,再将剩余耕地、林地、沙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开发,或引进工商资本建设现代农业基地,配套宅基地改革,实现多改合一的农村综合改革。
三道河则村是典型的风沙草滩村,该村在“一户一田”的基础上,把分散到户的3万亩林地设置为林权股,解决了草滩区林地占有不平衡问题。村委会成立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小组分别成立股份经济合作分社,采取村集体统一管理、村小组独立核算的方式,发展稻田养蟹、林药间作、乡村旅游等新兴农业模式,最推动村集体资产自我积累、滚动发展。
近日,记者从榆林市榆阳区农业局获悉,榆阳区自去年被列为全国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后,因地制宜,坚持民主协商,重视群众首创,严把政策底线,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合作,总结探索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三种模式。
模式一:土地股份合作制
过去,榆阳区南部山区撂荒耕地6.8万亩,外出人口占农村总人口70%。榆阳区针对这类村组,重点解决土地撂荒无人耕种的问题,在改革中学习赵家峁“确权确股不确地”模式,在稳定承包权的前提下,放活经营权,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柏盖梁村曾是南部山的贫困村,村上既无集体经济,又无致富能人。该村在改革中设置了人口股、耕地股、资金股,三种股份均为全民股,不设集体股。合作社提取净收益的25%为作为公积金(其中5%用于精准扶贫,贫困户所分红利不超过该户应分红的2倍),75%用于股东分红。村集体成立股份合作社建成塑料拱棚100座,种植冬小麦80亩,种植春小麦400亩,利用石磨搞传统加工,利用新修的500亩高标准梯田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利用电商平台打开销路,一改南部山区耕地撂荒现象。
模式二: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
针对各地城中村、城郊村及经济发达村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以及集体经营性资产一定程度的积累,榆阳区重点解决集体资产权属不清、管理混乱、流失严重的问题。榆阳区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作为其参加集体收益分配基本依据,使集体资产权属清晰、保护严格,集体资产经营市场化、管理公司化、分红股份化。
广济南村地处榆林市中心城区,该村于2006年开始自发改革,目前集体经营性资产达4.5亿元。去年,该村采取切块改革、成熟一块、股改一块的办法,将商业楼确定为集体资产折股量化的范围,由专业公司评估总价值为1.5亿元。设置集体股和认购股,集体股占20%、认购股占80%,每个股民认购一股,股民在认购时缴纳现金1000元。成立了广济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制定了合作社章程,完善细化了三资管理制度。
模式三:资源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
榆阳区北部草滩区以种植养殖业为主,农民对土地依赖性较强,产区制度改革立足解决农村劳动力依附土地,但规模化、组织化、机械化水平和产出效益低的问题。各村在稳定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实施“一户一田”制,即每户村民把各家分散的多块地流转合并为一整块农田,再将剩余耕地、林地、沙地经营权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开发,或引进工商资本建设现代农业基地,配套宅基地改革,实现多改合一的农村综合改革。
三道河则村是典型的风沙草滩村,该村在“一户一田”的基础上,把分散到户的3万亩林地设置为林权股,解决了草滩区林地占有不平衡问题。村委会成立了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小组分别成立股份经济合作分社,采取村集体统一管理、村小组独立核算的方式,发展稻田养蟹、林药间作、乡村旅游等新兴农业模式,最推动村集体资产自我积累、滚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