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长安区的“火龙果哥”
本报记者 张永录
在长安区灵兆街办,有一位“火龙果哥”,是广大果农对长安区慧东种养殖合作社理事长杜涛的昵称,因为他执着引进火龙果生产技术,为蔬菜瓜果种植增添了新的亮点。
眼下长安区东石榴村的火龙果采摘园迎来了采摘旺季。3月31日,笔者来到了采摘园,满园的火龙果像一个个红灯笼,个个果实饱满。引得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游玩,品尝甜美果实。
杜涛是位退伍老兵,退伍后他怀着浓浓的乡情,毅然选择回乡创业。他牵头组建了“长安区慧东种养殖合作社”,引领合作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致力推进长安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生产进程。
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以社员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入股或流转方式,组织开展农业规模经营,探索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新型经营方式。亩均纯收入达到6251元,带动当地其他农户150余户。2015年合作社被授予“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
2014年杜涛通引进了火龙果苗子,三年来修剪,除草,田间地头精心管理,打破了“陕西是不适合种火龙果”的神话,如今杜涛的火龙果种植园年生产火龙果7万斤,火龙果种苗销售全国10多个省市40多个地区,实现了火龙果大丰收。
在长安区灵兆街办,有一位“火龙果哥”,是广大果农对长安区慧东种养殖合作社理事长杜涛的昵称,因为他执着引进火龙果生产技术,为蔬菜瓜果种植增添了新的亮点。
眼下长安区东石榴村的火龙果采摘园迎来了采摘旺季。3月31日,笔者来到了采摘园,满园的火龙果像一个个红灯笼,个个果实饱满。引得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游玩,品尝甜美果实。
杜涛是位退伍老兵,退伍后他怀着浓浓的乡情,毅然选择回乡创业。他牵头组建了“长安区慧东种养殖合作社”,引领合作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致力推进长安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生产进程。
在他的带领下,合作社以社员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入股或流转方式,组织开展农业规模经营,探索现代农业、生态农业的新型经营方式。亩均纯收入达到6251元,带动当地其他农户150余户。2015年合作社被授予“农民专业合作社市级示范社”。
2014年杜涛通引进了火龙果苗子,三年来修剪,除草,田间地头精心管理,打破了“陕西是不适合种火龙果”的神话,如今杜涛的火龙果种植园年生产火龙果7万斤,火龙果种苗销售全国10多个省市40多个地区,实现了火龙果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