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夜话


安康 李永明
冬日的夜晚宁谧而空旷,每家每户的灯光闪烁着,屋外漆黑一片,偶尔传来狗吠声,给这寂寥的夜晚带来一丝喧哗。旦娃刚搬进新家不久,屋里显得有点冷清,他和妻子早早躺在床上聊着天,旦娃和妻子聊天的声音飘散在门外,听起来很清晰。
旦娃说:“咱条件好了,娘走得太早,对不住娘,没有享完福……”那时候旦娃家里很贫穷,他兄弟两人,父亲患伤寒病去世得早,丢下他们娘仨相依为命。娘很是要强,勤俭持家,他兄弟二人的四季衣服都是娘一针一线做下的,普通的布料补丁摞补丁,但穿在身上都很干净整齐。吃饭时,每次娘都给兄弟两人用大碗盛饭,娘却吃一点点。
娘天生劳碌的命,每天如陀螺一样旋转不停,家里的几亩耕地全靠娘双手去耕耘。娘一生都在田地里辛勤耕耘着,每次回家时笼子里总装满猪草。劳碌归来时,娘顾不上休息,便又到厨房里忙开了,烧水、架火、做饭,旦娃兄弟两人每顿都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春去春来,岁月的风尘让娘变得比同龄人老了很多。为了拉扯兄弟二人,娘不顾年迈体弱,每天忙前忙后,当时旦娃和兄弟正是成长阶段,每天饭量大得惊人,为了增加营养,娘经常独自一人上山去挖药材卖钱,几次险些掉进万丈深渊丢了性命。
遇到寒冷季节,娘迈着小脚到集镇裁缝店去要没用的下脚布料,拎一大包拿回家,在灯下给哥俩做着棉衣棉裤,看上去五颜六色,穿在身上却暖暖和和。哥俩在娘的照料下慢慢长大成人,娘慢慢老了,疾病也慢慢上了身。
旦娃成家立业后,对娘很是孝顺,他学的一手泥瓦匠手艺很是吃香,一年大小活路不间断,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原来的土墙变成了四间两层砖混楼房,搬进新家后的半年,娘就去世了。旦娃和弟弟热热闹闹把娘送上坡,心里悲痛了好几个月。
“子欲养而亲不在,娘太伟大了,咱们要经常到她坟地里看看她,给她多烧些纸钱,还要善待弟弟,让他后半辈子也无忧无虑。”旦娃的媳妇接过话茬,声音有些沙哑,这一晚上旦娃和妻子几乎聊了一个通宵。天亮时,人们看到旦娃和妻子跪拜在娘的坟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