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联姻”式扶贫就是好
——三原县大村王村驻村工作组帮扶小记
    大村王村驻村工作组聘请专家指导黄桃栽种。

  最美基层干部11
    通讯员 张晓敏 于河 本报记者 武德平 文/图
    严寒弥漫在苍穹。1月20日,三原县渠岸镇大村王村贫困户的心里却是热乎乎的。此刻,大村王村的集体经济改革如火如荼,村上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成立互助资金协会,给贫困户注入了脱贫致富的生机与活力。
    大村王村的互助资金协会的建立,使镇村两级形成了“以支部为引导,以互助资金会为主体,调动群众参与,实现农民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为贫困户“造血式”发展寻找了一条新的路子。
    三原县委组织部驻大村王村“第一书记”李明说:“这个互助资金协会就是好!协会资金来源有两方面,一是上级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二是群众筹资,凡是贫困户都可以入股,低保贫困户每户可入1股,每股500元,五保户免费享受1股,一般群众每股1000元,最多可入两股。这些钱我们都要账目公开,向本村入股群众分利,并且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奠基石。”
    互助资金协会作用如何发挥,才能达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农民互利共赢呢?
    会长刘元孝这样说道:“筹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会员发展村域内的致富项目,发展生产,采取低息小额投放,按期还款的办法进行,所产生的利息按股分红。”
    通过村集体经济与精准扶贫“联姻”的方式,大村王村建立互助资金协会,带动村集体经济稳增长,为加大产业调整提供助力,贫困农户也通过入股投资和劳务输出转移就业,促进收入增长,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
    大村王村党支部书记蒋志明说:“今年,我们多次组织村干部和党员致富示范户到礼泉、兴平学习观摩优质硬桃和树上甘杏的栽种植经验,以包产包销的方式,流转土地栽种优质硬桃,带动6户贫困户发展种植业。同时组织村上有发展意向的群众到兴平秦耀园艺种植园观摩学习树上干杏的种植方法,在温家组和桃园李组流转土地,栽种树上干杏,扶持5户贫困户调整结构、发展产业。”
    据悉,大村王村互助资金协会已筹资28万元,通过“民借、民用、民受益”的原则,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扶持贫困户发展120亩优质硬桃和200亩花椒种植产业,已建蔬菜大、中棚600余个,使大村王村集体经济成为群众脱贫路上的奠基石。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