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大山深处遍地金
——韩城市芝阳镇孟益沟村“三变”改革纪实
    通讯员 刘宁宁 张建超
    “去年9月27日,韩城市经管站为芝阳镇孟益沟村正式颁发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证书’,全村161人成了‘股东’,多数人将成为‘工人’,最终成为‘职业农民’。”韩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孟益沟村“第一书记”张勇说起村子“三变”改革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自去年7月份,该村被列入韩城市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以来,经过30余次全体村民大会讨论后,确定了“三变”改革中的各项冻结时间,并聘请第三方进行清产核资,对人口实行清查、公示。同时,9月29日正式成立了“韩城市芝阳镇孟益沟股份经济合作社”。
    该村山大沟深,林木繁茂,鉴于气候等自然优势,2015年6月,村上成立了“韩城市孟益沟花椒专业合作社”(现为韩城市芝阳镇孟益沟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下设分社),村干部开始琢磨带着全体村民向花椒“要”效益。
    随着花椒专业合作社迈入正轨,育苗50余亩,种植基地2500余亩,注册了“孟香娇”、“孟益沟”两个商标,每年来自贵州、河北、山西等地客户络绎不绝。产品日益俏销,加上“三变改革”政策的支持,村干部又坐不住了,党员干部积极集资8万元作为起步资金,村民也自愿入股25万余元支持发展花椒产品精包装。“孟香娇”礼盒装、单盒装、炖肉调料、泡脚专用等4个产品的问世,使花椒附加值大幅增加。此时,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也赶来村里洽谈“孟香娇”产品网络销售。
    该村大部分村民搭上了“三变”改革的顺风车,而不宜栽种花椒的袁家沟村民(属孟益沟村四组)如何富起来?况且全村1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该组就占了7户。正在村干部犯愁的时候,他们偶然得知贫困户王传宝家种的魔芋长势很好。一番走访发现,该组村民对种植魔芋的积极性很高;另一方面村里的黑沙土质特别适合种植魔芋,且每年产量可翻2~3倍,却因没钱、没地一直未能大规模种植。
    “精明”的张勇了解了这些,立即组织召开村民大会,讨论决定采用“党建+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方式发展魔芋产业,由合作社统一协调、管理,进行商业化运作,利润除了每户每年1200元保底分红外,其余归股份经济合作社所有。张勇告诉笔者,孟益沟村是市上的整体搬迁村和脱贫村,土地基本处于半撂荒状态,实行“三变改革”既有好基础又能满足大部分村民的“需要”。目前,袁家沟组以贫困户土地入股的方式已集中了20亩土地,利用扶贫办20万元扶贫资金,全力发展魔芋产业发展基地。
    “下一步村上还将进行魔芋相关产业一体化发展、毛驴养殖、餐饮、手工品、农副产品等方面实现增收。同时,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木耳、香菇等林下经济,最终实现‘全域旅游+孟益沟’发展模式。”提及村上长远目标,村委会主任周维林喜不胜收。
    孟益沟村“三变”改革,不仅整合了发展要素,创新了产业发展、激活了脱贫攻坚新路径,还守住了绿水青山,挣到了金山银山,实现了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