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别人走,我们跑 别人跑,我们快跑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十九大精神在陕西
本报讯(王渭 报道)岁月更替,瑞雪兆丰。新年伊始,笔者从华阴市了解到,今年该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三变”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年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6万亩。认真搞好第十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真正将懂经济、爱农村、爱农民、敢担当、作风实、口碑好的优秀人才选任到村级领导岗位,造就一支坚强的农村领导干部队伍。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园区引领、基地支撑和龙头带动,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设施农业、经济林业、苗木花卉、林下经济和中药材等农业优势产业,培育建设一批上规模、效益好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要以华山仙峪口村为样板,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引导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农业转变。在东部台塬规划建设现代生态畜牧园区,全年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个,促进畜牧产业优化升级。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力争将香菊、甜柿等打造成为华阴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子商务,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建设全域美丽乡村。围绕卫生改厕、污水治理、绿色家园、道路畅通等“九大工程”,完成40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健全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探索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利用新模式。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建农村道路30公里,有效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护运营水平,使其建成农产品外销的坦途和农民致富增收的小康路。
十九大精神在陕西
本报讯(王渭 报道)岁月更替,瑞雪兆丰。新年伊始,笔者从华阴市了解到,今年该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全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三变”改革,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年计划投资1.2亿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56万亩。认真搞好第十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真正将懂经济、爱农村、爱农民、敢担当、作风实、口碑好的优秀人才选任到村级领导岗位,造就一支坚强的农村领导干部队伍。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园区引领、基地支撑和龙头带动,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围绕设施农业、经济林业、苗木花卉、林下经济和中药材等农业优势产业,培育建设一批上规模、效益好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要以华山仙峪口村为样板,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引导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农业转变。在东部台塬规划建设现代生态畜牧园区,全年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个,促进畜牧产业优化升级。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力争将香菊、甜柿等打造成为华阴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和农村电子商务,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建设全域美丽乡村。围绕卫生改厕、污水治理、绿色家园、道路畅通等“九大工程”,完成40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健全农村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探索农村废弃宅基地综合利用新模式。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改建农村道路30公里,有效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护运营水平,使其建成农产品外销的坦途和农民致富增收的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