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熊家山飞出脱贫歌


最美基层干部7
通讯员 王长江 李琦 文/图
近日,从城固县龙头镇熊家山村传来了好消息:在县委党史研究室驻村工作队两年多时间的精心扶助下,该村孟世玉、彭世财、张永庆等14户村民,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扎实推进脱贫效率
一年多来,县委党史办工作队坚持对因病、因残、因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等具体困难致贫的村民,逐人逐户分别施策,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帮扶。针对那些想在种养殖业上发展却苦于不懂技术的农户,他们把县科技局、农业局编印的300本《水稻生产集成技术》《元胡标准化生产技术手册》发给村民并反复讲解,让培训效果入脑入心。他们还专门上网上书店查找资料汇编了100本通俗易懂、好学实用的科普专辑《如何养殖肉鸽》,发给养鸽户。通过手把手的学习,“心贴心”的培训,让贫困户从长知识中长能耐,见效益中树立起“我不比谁差、我一定要勤劳致富”的决心。
驻村工作队对确定的40户贫困户,制定精准帮扶的过硬措施:
一是对4户异地搬迁户做通工作,从危房中搬往堰湾移民点入住;对年龄偏大、没有能力修房的熊忠成等贫困户,协调村基建队,迅速盖起了坚固亮堂的砖木结构新居,彻底告别危房。
二是专人专项特事特办的“吃偏碗”帮扶措施感人至深,先后专门为胡永录的新房装了顶棚,为熊永兴购买了崭新的床和整套床上用品,为马林仓家安装了明亮的门窗,还为胡义娃等8家送去了产业扶持金9000多元。
精心筑牢扶贫成果
包扶一年多来,县委党史办筹资1.6万多元,为熊家山村购买了电脑1台、彩印机1台、自行车2辆,极大地改善了村两委办公条件。先后花3000多元,慰问了16户贫困村民,看望了40户空巢家庭的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了米、面、油,还有新书包、新文具。
同时,工作队又联系县水利局、移民办、扶贫办等部门,为村上争取到了31万元的打井及渠道砌衬工程资金,争取到了30万元的移民搬迁小区环境整治项目,为该村建起了两处景观鱼塘、一处停车场、一处花园式文化健身广场,还有两处规范化的垃圾置放站。
去年8月份,投资3万元成立起了专门为贫困户互助鼓励的扶贫合作社,让全村贫困户看到了希望。贫困户挺起腰杆露出了笑容,增添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力量。
同时,工作队通过金融部门,为该村15户贫困户争取到了贴息贷款75万元,其中的11户已通过熊家山光伏发电厂,实现了每户以5万元的扶贫贷款入股,每户可连续3年年分红利3000元。还分期分批组织村民230余人(次),参加了县农业局、人社局开办的专业技能培训,并走出家门外出打工。其中的32名贫困户中青年骨干,已获得了年纯收入超过3000元的回报。
今日的熊家山村,处处是绿水青山、瓜果飘香,一派兴旺的繁荣景象。2017年底,村党支部被汉中市委授予全市“扶贫攻坚工作先进党支部”称号,驻村的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队,在全省交叉检查验收中走在了前列,往日不见经传的熊家山村被推荐为“市级文明村”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