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6版
请你快点来
丹凤县毛坪村红薯喂猪 村民急切盼客商
    本报讯(刘婷 李小龙 杨鑫 报道)近日,笔者在丹凤县武关镇毛坪村采访时了解到,该村村民种植的红薯大部分用来喂猪,因为地处高寒偏远山区,收购商不愿意上门,群众大多是留守老人,运输红薯不方便,几乎家家都将红薯当饲料。
    73岁的郭凤莲住在毛脑组,她正在地里挖红薯,将红薯挖出来后洗净,直接就扔到了猪圈里,她边喂猪边说:“我们这里没有贩子上门,家家户户种的红薯都当饲料,要不然干啥呀,卖又卖不出去,城里卖一块钱一斤,我们这里两毛钱一斤都卖不出去,主要是离城太远了,贩子都嫌麻烦,运输不方便。”
  村民明安福种了一亩地红薯,今年大概能收5000多斤红薯,他现在已经挖了800多斤。明安福说:“我们村有种红薯的历史,过去种得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全村能种500多亩,那时候日子艰难,都把红薯当粮食吃,晒红薯干、打粉条,全都没有糟蹋。现在日子过得好了,人都不愁吃喝,红薯慢慢就不稀奇了。毛坪村离县城50公里,路太远,商贩嫌上门收购划不来,现在村上总共种了100多亩红薯,几乎百分之八十用来喂猪。”
  当说起用红薯喂猪太浪费时,村民金福荣接话:“红薯不喂猪干啥呀?没有商贩收购,家里又吃不了多少,还不如喂猪呢。我家里喂了两头猪,全靠这2亩地的红薯养着哩。”
  采访中,村民纷纷表示,如果有商贩上门收购红薯,哪怕价格低一点,都很乐意卖红薯,毕竟辛苦种了一年的粮食,能换成钱是好事情,喂猪是不得已的选择。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