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富县推出“两说一联”便民联动机制
杜亚勋 本报记者 黄河 孙金龙 文/图
“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村”(简称“两说一联”)是富县近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推出的便民联动机制。这一机制从最初的探索实践,到走向最终的成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支持。2014年,“两说一联”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组织工作创新一等奖,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并在全国和全省的各级党组织中得到推广。
“群众说事”说出了和谐
入冬的富县大地,处处一派萧瑟的景象,但在群众的心里,却荡漾着春天般的温暖。11月15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群众说事”起源地茶坊镇马坊村,恰逢延安市国资委的干部正在村上展馆参观。村支书吉志超感慨地说:“没想到几年前的一次征地,竟给村里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吉志超说的征地,发生在2009年8月,当时吉子湾收费站要搬迁到马坊村,需征地20亩。村民王恩宽在赔偿标准制定出台后,抢栽苹果树,要按果树标准赔偿,“心愿”未遂阻挡施工。为了确保工程进度,镇村干部请来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大家坐到一块拉家常、讲道理。通过耐心细致的“说事”,王恩宽和其他涉事群众更是心服口服,此事得到圆满解决,“群众说事”自此起源。2010年,茶坊镇通过总结形成了“群众说事”制度,并在全镇推广。此后,“说事”的范围由调解矛盾纠纷扩展到研究讨论村庄建设、产业发展、解决村民诉求、管理村级事务等方面。
在富县,所谓“群众说事”就是县乡联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村干部用“田间地头拉家常、热炕头上谝闲传”的方式与村民一道,对村里要办的大事、要解决的难事、影响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等进行讨论解决。包括低保评定、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收益分配、邻里纠纷等,只要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都可以拿来“说”。通常由村党支部召集村民代表、联村干部、家族长辈等参加,让村民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把合理的建议提出来,把心里的怨气释放出来,最终实现邻里和睦、农村稳定、产业发展。
“法官说法”说出了公正
“2014年,我跟同村的田红卫因承包村上果园之事,险些闹翻了脸。要不是马法官从中调解,两家说不定都结下了世仇。”茶坊镇岔口村景光荣由衷地说。
原来,景光荣先期承包了村上16亩果园,还有10年承包期,他转包给了同村的田红卫。2014年底,承包合同到期,两人都想承包果园继续经营,结果互不退让。在村支部组织“说事”未果的情况下,邀请联村法官马亮亮组织现场“说法”。
“我到村里走访了这两家,感到双方话很难说。我也没按《承包法》规定将果园承包给景光荣,也没按经营事实承包给田红卫,提出一分为二,一人承包一半。双方最后再不争执了,都表示接受。”马亮亮说。
在富县,每个村都设立法官工作室,确定1名联村“法官”(法官、警官、律师,“三官一律”和执法部门法律工作者担任),遇到一些疑难、棘手的涉法问题时,在“群众说事”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由村党支部及时协调驻村法官或相关部门单位的普法人员主动介入,通过法制宣讲、法律咨询、现场调处等手段,当顾问、作指导、现场说法,有效地将村民自治与法律手段、法治思维、道德约束、村规民约结合起来,合情、合理、合法、有序进行说教化解矛盾纠纷,让当事人明白,让涉事者服气,使老百姓顺气。
“干部联村”联出了发展
所谓“干部联村”就是从县级部门抽调137名年轻科级后备干部,长期蹲驻137个行政村担任联村干部或村“第一书记”。这些干部发挥自身优势,进百家门、吃百家饭,宣传落实党的方针政策。重点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发展集体经济、为民排忧解难、提升治理水平五方面开展工作,完成党建、脱贫攻坚、民生事业和“幸福乡村”建设等各的郭有春,是富县北道德乡渭家河村的养殖大户,他说:“我村子水资源比较丰富,‘第一书记’龚园文来村后,多次召开会议讨论村子如何发展。他还动员村民利用水资源发展养鱼和种植黄花菜,并通过省水务集团参与营销的办法,解决了村民销售的后顾之忧。”目前,渭家河村发展鱼池20个,投放黄辣丁鱼苗30万尾,栽植黄花菜100亩,当年盈利3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推行好“两说一联”这一机制,富县县委成立了“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村”便民联动机制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两说一联”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考核管理;建立了说事、说法、联村等相关制度,规范了“说事”“说法”程序,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和督查考核办法,细化分工、明确要求、夯实责任、部门联动,确保了“两说一联”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自推行“两说一联”以来,全县说事说法共计5806件,解决5222件,干部联村入户41216人次,办实事5396件,县域经济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延安市第一,综合考核连续三年进入延安市优秀行列,连续七年获评全省信访“三无”县,连续两次被评为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富县县委书记李志锋说:“‘两说一联’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解决了群众的诉求,处理了村级事务,锻炼了我们的干部。通过多年实践证明,它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员干部的向心力,为社会和谐、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村”(简称“两说一联”)是富县近年来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推出的便民联动机制。这一机制从最初的探索实践,到走向最终的成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支持。2014年,“两说一联”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全省组织工作创新一等奖,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被写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并在全国和全省的各级党组织中得到推广。
“群众说事”说出了和谐
入冬的富县大地,处处一派萧瑟的景象,但在群众的心里,却荡漾着春天般的温暖。11月15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群众说事”起源地茶坊镇马坊村,恰逢延安市国资委的干部正在村上展馆参观。村支书吉志超感慨地说:“没想到几年前的一次征地,竟给村里带来这么大的变化!”
吉志超说的征地,发生在2009年8月,当时吉子湾收费站要搬迁到马坊村,需征地20亩。村民王恩宽在赔偿标准制定出台后,抢栽苹果树,要按果树标准赔偿,“心愿”未遂阻挡施工。为了确保工程进度,镇村干部请来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大家坐到一块拉家常、讲道理。通过耐心细致的“说事”,王恩宽和其他涉事群众更是心服口服,此事得到圆满解决,“群众说事”自此起源。2010年,茶坊镇通过总结形成了“群众说事”制度,并在全镇推广。此后,“说事”的范围由调解矛盾纠纷扩展到研究讨论村庄建设、产业发展、解决村民诉求、管理村级事务等方面。
在富县,所谓“群众说事”就是县乡联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村干部用“田间地头拉家常、热炕头上谝闲传”的方式与村民一道,对村里要办的大事、要解决的难事、影响和谐稳定的矛盾纠纷等进行讨论解决。包括低保评定、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收益分配、邻里纠纷等,只要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都可以拿来“说”。通常由村党支部召集村民代表、联村干部、家族长辈等参加,让村民把想说的话说出来,把合理的建议提出来,把心里的怨气释放出来,最终实现邻里和睦、农村稳定、产业发展。
“法官说法”说出了公正
“2014年,我跟同村的田红卫因承包村上果园之事,险些闹翻了脸。要不是马法官从中调解,两家说不定都结下了世仇。”茶坊镇岔口村景光荣由衷地说。
原来,景光荣先期承包了村上16亩果园,还有10年承包期,他转包给了同村的田红卫。2014年底,承包合同到期,两人都想承包果园继续经营,结果互不退让。在村支部组织“说事”未果的情况下,邀请联村法官马亮亮组织现场“说法”。
“我到村里走访了这两家,感到双方话很难说。我也没按《承包法》规定将果园承包给景光荣,也没按经营事实承包给田红卫,提出一分为二,一人承包一半。双方最后再不争执了,都表示接受。”马亮亮说。
在富县,每个村都设立法官工作室,确定1名联村“法官”(法官、警官、律师,“三官一律”和执法部门法律工作者担任),遇到一些疑难、棘手的涉法问题时,在“群众说事”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由村党支部及时协调驻村法官或相关部门单位的普法人员主动介入,通过法制宣讲、法律咨询、现场调处等手段,当顾问、作指导、现场说法,有效地将村民自治与法律手段、法治思维、道德约束、村规民约结合起来,合情、合理、合法、有序进行说教化解矛盾纠纷,让当事人明白,让涉事者服气,使老百姓顺气。
“干部联村”联出了发展
所谓“干部联村”就是从县级部门抽调137名年轻科级后备干部,长期蹲驻137个行政村担任联村干部或村“第一书记”。这些干部发挥自身优势,进百家门、吃百家饭,宣传落实党的方针政策。重点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发展集体经济、为民排忧解难、提升治理水平五方面开展工作,完成党建、脱贫攻坚、民生事业和“幸福乡村”建设等各的郭有春,是富县北道德乡渭家河村的养殖大户,他说:“我村子水资源比较丰富,‘第一书记’龚园文来村后,多次召开会议讨论村子如何发展。他还动员村民利用水资源发展养鱼和种植黄花菜,并通过省水务集团参与营销的办法,解决了村民销售的后顾之忧。”目前,渭家河村发展鱼池20个,投放黄辣丁鱼苗30万尾,栽植黄花菜100亩,当年盈利3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为了推行好“两说一联”这一机制,富县县委成立了“群众说事、法官说法、干部联村”便民联动机制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两说一联”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和考核管理;建立了说事、说法、联村等相关制度,规范了“说事”“说法”程序,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和督查考核办法,细化分工、明确要求、夯实责任、部门联动,确保了“两说一联”工作的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自推行“两说一联”以来,全县说事说法共计5806件,解决5222件,干部联村入户41216人次,办实事5396件,县域经济增速连续三年位居延安市第一,综合考核连续三年进入延安市优秀行列,连续七年获评全省信访“三无”县,连续两次被评为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三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富县县委书记李志锋说:“‘两说一联’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解决了群众的诉求,处理了村级事务,锻炼了我们的干部。通过多年实践证明,它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党员干部的向心力,为社会和谐、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