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张昌保家的兴衰事






通讯员 邓永新 文/图
走近汉阴县城关镇新星村张昌保家,只见新修的两层砖混结构楼房,旁边圈舍养的牲畜,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贫困户张昌保焕发出新的希望,再也见不到一年多前紧锁的眉头,听不见无奈的叹息声。
张昌保为人老实肯干,与老伴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他早年外出打工做起了木工活儿,本想靠着勤勤恳恳的踏实劲,梦想攒够钱回家养老修房子。可天不遂人愿,先天性视力残疾使他的眼睛一天天模糊起来,最后只能返乡回家。由于家境贫寒,三个女儿早早的外出打工成家,破败的房屋,杂草丛生的地头,一家人生活捉襟见肘。
回忆起那段艰难的时光,张昌保无奈地说:“原来家里土坯房年久失修,最怕下雨,尤其是夏天的大暴雨,我们老两口只能用盆子放在床上接水,整晚不能睡。天晴拿塑料布遮一遮房顶,可经不起风吹,就这样熬过了一天又一天,那个时候总想做点什么,可就是没钱,只能在自家地里种点庄稼糊口。”
2016年,张昌保虽然被评为贫困户,但他总想着要给政府减轻负担,要靠自己脱贫。这时,通过县发改局帮扶干部多次入户宣传脱贫政策,帮助张昌保制定发展规划,拓宽致富增收渠道。逐渐帮他树立起脱贫致富信心,“脱贫致富还要靠自己,不能老给政府添麻烦。”张昌保对帮扶干部如是说。
说干就干,去年10月,张昌保动工拆除原来居住的危旧老房子。在帮扶干部的协助下,崭新的砖房终于建好了,今年1月,张昌保一家喜气洋洋地入住了新房。住房问题解决了,产业致富又成了当务之急,张昌保根据自身实际,决定参加县职教中心组织的贫困劳动力扶志和实用技能培训,学习牲畜养殖技术,怎样预防疾病。有了技术,张昌保的心里也就有底了,2017年他养牛2头、猪1头,还种了3亩多玉米,这样一来养殖饲料的问题也解决了。看着圈里一头肥猪和两头黄牛,张昌保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们是庄稼人,有土地总不能荒了,那多可惜。”于是张昌保带上老伴,扛上锄头下地干活,今年庄稼的收成还不错,水稻收了400公斤,玉米收了500余公斤,还有油菜、马铃薯也还可以,再种些蔬菜,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就解决了。加上一年的土地补贴和产业奖补,卖点牲畜,一年的收入接近2万元,张昌保一家就宽裕多了。如今,家里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也都买齐了,干净卫生的厕所和整洁的厨房改变了家庭面貌。
张昌保家一年来多的变化,让帮扶干部十分高兴,张昌保也感受到勤劳改变生活的喜悦。“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勤快点,怎么干都有好日子过!”张昌保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