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特色果业助推精准扶贫
本报讯(记者 王贵海 通讯员 李宽)白水县尧禾镇地处渭北丘陵沟壑区,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空气、水质、土壤无污染,发展果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农业部考证的苹果最佳栽培区。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尧禾镇党委、政府把苹果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全镇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因人施教”的原则,逐步实现贫困村“村村有果品、户户有果园、人人有技能”目标。对有意愿发展果树的精准识别贫困户和巩固提高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给予苗木、地膜和技术帮扶。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技术指导等方式,对发展果树种植的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增强果园管理能力;引导农民采用“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在果品销售周期内积极组织贫困户参与果品包装、运输、加工等,提高贫困户的收益。
截至目前,该镇适宜区累计新建标准化果园2.5万亩,其中苹果1.2万亩、核桃0.5万亩、花椒0.4万亩、其他0.4万亩。有针对性地对果树修剪、花前复剪、土肥水管理、果实套袋、标准化生产、果树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了重点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40期,培训果农3.2万人,发放资料5多万份,引导果农按照标准化果园生产技术提高果园管理水平,认真落实各项标准化管理措施。
随着优质果品基地规模的建成,管理技术得到不断推广,果品营销、果品宣传推介、品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以秦阳、红富士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已成为尧禾推动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强力支撑。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尧禾镇党委、政府把苹果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和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全镇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因人施教”的原则,逐步实现贫困村“村村有果品、户户有果园、人人有技能”目标。对有意愿发展果树的精准识别贫困户和巩固提高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分别给予苗木、地膜和技术帮扶。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田间技术指导等方式,对发展果树种植的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增强果园管理能力;引导农民采用“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在果品销售周期内积极组织贫困户参与果品包装、运输、加工等,提高贫困户的收益。
截至目前,该镇适宜区累计新建标准化果园2.5万亩,其中苹果1.2万亩、核桃0.5万亩、花椒0.4万亩、其他0.4万亩。有针对性地对果树修剪、花前复剪、土肥水管理、果实套袋、标准化生产、果树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做了重点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240期,培训果农3.2万人,发放资料5多万份,引导果农按照标准化果园生产技术提高果园管理水平,认真落实各项标准化管理措施。
随着优质果品基地规模的建成,管理技术得到不断推广,果品营销、果品宣传推介、品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以秦阳、红富士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已成为尧禾推动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