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植树随笔

    临潼 白建民
 
    植树季节到了,转暖的气候中略带些寒意。但此时脚下的大地已全部解冻,土壤浮面散发着丝丝热气,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如今雾霾、污染和尾气等人类的克星渐由城市以不可遏制之势向空气清新的农村蔓延。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创造绿色的环保氛围已成了近年来城乡迫切的燃眉之急。鉴于此,广植树、植好树就担当了改善此现状的根本之举。
    我们村地处渭河北岸,白蟒原之阴,既无荒山也无荒地可以大量植树,满眼都是整片整片的麦田,犹如绿色的草坪。植树虽是社会一个庞大的行动,但因地制宜也是条件使然。硬化路两边、健身娱乐场所周围、地头渠旁,全是植树的合适地点。事实上接连几年不断地植树,重新买的树苗已无处可栽,大多数都是补栽。那些枯死的或连着几棵被损坏折断的,从原处被挖掉,再栽上粗细相当的新树,如此也是植树的一个新内容。补完后,每棵树下半截都抹上一圈白石灰,白色上面再抹上一圈红漆作记号。这些工序作完后,一排排树木好似换上了新装,倒也整齐划一,很像坚守岗位的士兵,组成了一道靓丽的景致:挺拔、株距对等、生机盎然。
    年年植树,年年补,是何种原因造成这种现象?虽栽树补树的费用由街办村上出,但长成后直接受益者莫不是我们广大村民。为何有些人不爱护树木,随意折毁、毫不可惜?这是素质不高还是另有所图?不管何种原因,他忘记了他也是受益者之一。如此作为,无疑是蔑视自身的生命,和自戕有何区别?事情反过来说,假如你在自家门前或屋后用心载了几棵树,有人趁你离开拔而折之,你看到后又是抱有何种心态。你要不火冒三丈或追根究底,那才是不可思议、属怪事一桩。说到底,绿化靠大家,绿化为自己。
    “爱护树木,人人有责。”这个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几十年了。喊来喊去,我们似乎只挂在嘴上,回声飘浮在空中,始终当作无足轻重的广告而已。时不我待,“十三五”的号角振聋发聩,奔小康的担当,建设文明大国的任重道远,促使我们务必把这个老口号一定要喊在心上,喊在行动上,喊在互相监督上!环境优美、空气纯净、街道路面整洁虽依赖大众维持、是大众的事儿,但大众又是谁呢?那就是我们每个单独个体的综合。这和植树能否成功一样,都需要有保障的基础和后盾。我们有这么一支庞大的群体,还愁有什么事干不成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如果连树木也种不好,那么我们又如何树人?植树带来的困扰和走过场的心态,确实值得我们加以深思和反思的。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