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1版
集中安置 统筹推进
安康搬迁经验在全国推广
    新理念 新业态 新动能
    宣传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开栏语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不久前公布,这份主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许多对农村发展带来巨大影响的改革措施,将对推动“三农”现状的改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文件的公布也实实在在地提升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本报从今日起,开设“新理念新业态新动能——宣传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专栏,集中报道我省各地为顺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所做的工作及成绩。敬请关注。
    本报讯(记者 张太东)3月15日,记者从省移民(脱贫)搬迁工作办公室了解到,国家发改委近日按照国务院领导同志有关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批示精神,以政策指引的形式将安康市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印发全国各地予以推广。
    安康市易地扶贫搬迁主要做法是集中安置,统筹推进。该市坚持集中安置为主,在布局安置时,注重与经济社会和人口产业布局等规划相协调、相衔接,科学制定安置社区布局规划和社区建设规划。通过集中安置,集中配套学校、医院、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了城镇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同时,通过搬迁,盘活了农村土地、宅基地等资源,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催化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业大户等经营模式,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稳定发展。
    以人定房,兜底保障。安康市坚持围绕精准识别对象、精准掌握情况、精准实施搬迁的“三精”工作要求,全面实施以人定房,优先搬迁深度贫困户、特困户,解决其住房安问全问题。对贫困程度深、想搬而搬不起的建档立卡搬迁户,按家庭人口3人60平方米、4人80平方米、5人及以上10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住房,无偿提供给贫困户居住。对五保户和家庭人口2人以下户除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以外仍需要解决住房的,按照共享共用客厅、洗漱间和集中提供用餐服务等办法,全部通过“交钥匙”工程统一建设搬迁安置房,供其无偿居住。
    2016年已启动建设免费住房2.3万套。同时,通过招投标、价格听证、群众代表与建设企业商讨、配建商品房补差等多种方式严格控制建房成本,实行“行政、中介、业主”三结合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住房质量。其他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可自主选择进城或农村新型社区安置,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及时足额兑付建房补助资金,组织搬入新居的贫困户及时做好旧宅腾退,并按每户最低1万元标准安排旧宅腾退资金,降低群众建房负担。
    先业后搬,综合施策。坚持以脱贫为导向,把推动群众就业增收放在首位。按照规划选址先定产业、对象确定先选产业、搬迁安置先兴产业、后续服务先抓产业、督查考核先看产业的思路,优先谋划就业增收,实行“移民搬迁进社区、土地流转建园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综合承载方式,有计划、按步骤地把搬迁群众转化为产业工人,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创新管理,强化服务。为加强社区管理和服务,切实保障搬迁群众利益,增强他们的归属感,该市出台《安康市移民搬迁社区管理指导意见》,通过完善社区组织架构、配套服务场所、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更好服务搬迁群众生活。对跨区域搬迁安置群众,采取迁出地管理林和地、迁入地管理房和人方式,维护好搬迁群众切身利益。目前,安康市180个500户以上社区全部成立了社区机构。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