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黄木匠


安康 李永明
黄木匠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性格倔强,不善言语,认准的事儿九头牛也拉不回。他从小学的一门好手艺,给十里八村的人做木工,木艺娴熟,做工细致,茶饭随意,口碑好,家里生活盈实美满,深受上村下邻人的敬重,是个勤劳的“手艺人”。
村里人总会看到黄木匠背着一个油乎乎的帆布包走东串西,里面装着做木工的家什沉甸甸的,他视其为宝贝疙瘩,任何时候都包不离身。黄木匠最擅长做粮仓柜子和寿料,远近闻名。他做柜子时一般都选用红椿木,树龄都在十年以上,做柜子的雇主们都知道黄木匠做工的习性,提前把椿树放倒,按尺寸锯短成截,堆放在阴凉处自行风干。如果在太阳光下暴晒,木柜容易干裂虫蛀,做出的柜子寿命短不中看。
到了春秋季节,就是做木工活的好日子,也是黄木匠最忙碌的时候。每年李家忙完又忙张家的,活路紧追慢赶做不完,但黄木匠从不偷懒。工序套路一个不少,做出的柜子坚固耐用,平整光滑,横竖一条线。只有一道工序,给柜子上油漆安门钉,他让从事油漆的人去干,人们有些费解。做寿料时黄木匠更是一丝不苟,寿木寿料是过世老人的房子,很讲究质量的,年长的老人们对木工较为苛刻,不少木工不愿意做寿料,不愿做出力不讨好的差事,怕挨老人的骂。
黄木匠有些执拗,他和年长的老人们拉家常时了解到,老人们讲究寿料的接头,都喜欢柏树和红椿木,柏树长势慢,吸收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做寿料最佳。但成年柏树很稀少,一年难遇一个好寿料,以红椿木为主的寿料最多。黄木匠按照老人们喜爱的16至20个接头做好寿料,专门选择碗口粗的红椿木。八十岁以上的老人适宜16个寿木的接头,黄木匠按照椿树的木质,顶端部分放在寿料的两端,木纹清晰,恢弘大气。下端木质粗壮做盖棺,做两边脸天然成型,老人们都喜爱这种寿料。关于油漆和勾缝等辅助活路,黄木匠都让其他懂行的人去干。
一个手艺精湛的人,对油漆、勾缝、安门钉的活路只是举手之劳,他为什么不愿意把这些活路干完,这是黄木匠的一个秘密,村子里的人都搞不明白。终于有一天,黄木匠在喝醉酒后说出了实话,这是他师傅临终前对他提出的一个要求,也算是一个规矩,干任何事情不可把事做尽,得给其他人留口饭吃,言语不多,却句句暖人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