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一腔真情系田野
——记2017年“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咸阳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刘敏娟
    李桦 记者 王琦
    她不是农民,却把田间地头当作自己的工作室;她不是商人,却对粮果畜菜市场行情了如指掌;她不是气象员,却要及时传递农情、抗灾救灾工作。
    她和团队提出的“沿渭设施蔬菜观光带”已初具规模,在“十二五”期间,组织实施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10多次创建和刷新了陕西省旱地、水地小麦,春玉米、夏玉米高产纪录。
    她就是咸阳市农业局种植业管理科科长刘敏娟。
    据该市农业局党组成员、果业办主任李国华介绍,种植业科的业务涉及粮食、蔬菜两大支柱产业,农学、植保、农化、园艺、气象等多个学科领域,涉及的国家法律20多部。对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刘敏娟把学习作为工作的基础,经常向老同志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每年的学习笔记在3万字以上。
    参加工作以来,刘敏娟始终脚踏实地,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忠实地履行农业人“农业发展的引领者、农民增收的推动者、农技推广的先行者、农民利益的维护者”的重要职责。种植业生产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播种、管理、收获周而复始;苗情、墒情、虫情分秒在变,旱灾、冻害、风雹时有发生;政策落实、规划制定、田间管理、传递农情、抗灾救灾等工作交织更迭,她不怕苦,不叫累,勇于担当,一丝不苟。
    “除了经常下乡,她还承担了大量的文字综合材料,数年如一日,精心编写田管意见、防灾预案、技术明白纸、手机服务短信,受到群众广泛好评。”李国华说道。刘敏娟主笔全市粮食、蔬菜产业“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编写,提出了“主推泾阳云阳发展模式,集中打造百亩示范园、千亩示范区和万亩生产基地,板块式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沿渭清水莲菜产业”,被写入全市“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刘敏娟到种植业管理科以来,该市粮食连年丰收,全市的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30%和90%以上,新型粮食经营主体规模不断壮大。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每年新增2~3万亩,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进入了量价齐增、产销两旺的发展快车道;沿渭清水莲菜以每年5000亩的速度迅速扩张,渭河北岸清水莲菜观光长廊初具规模。
    2009年~2015年,刘敏娟连续7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荣立三等功2次;2012年被省妇联授予“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称号”;2014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省市农业系统农技推广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在她的带领下,种植业科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17年再次被省妇联授予“陕西省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