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7版
农业供给侧改革:
我省今年解决四个问题
    1、生产什么?
    近几年,我省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低水平供给与高水平需求不匹配,导致农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从供给侧入手,满足消费者多样性、安全性、个性化需求,优化农业结构,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中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稳定粮食生产。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对于我省具有特色优势、市场前景的苹果、猕猴桃、油用牡丹等产业,要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上下功夫,让特色更特、优势更优、名片更靓。把“北羊、南猪、关中奶畜”做成大产业,把杂粮杂豆、蔬菜瓜果等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新产业。
    推进生态产业发展。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机遇,抓住国家支持水系综合治理机遇,做好发展苗木花卉业、水系综合治理这两件事。
    2、为谁生产?
    简单地说,就是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什么效益高,就干什么,让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体系和追溯体系,强化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坚持严管重罚,让以身试法、铤而走险者感到怕、感到疼。
    抓好“四品”提升。“四品”即品相、品质、品位、品牌。下一步,我省将下大力气培育一批全国叫得响、全球有影响的品牌,让越来越多“农”字号陕西品牌、陕西名牌走向国内外大市场。
    抓好绿色生产。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力争到2020年,把我省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化肥、农药实现减量化,农田废旧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
    3、怎样生产?
    始终坚持质量兴农,让提高质量和效益贯穿到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继续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形成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向二产、三产进军。
    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要在特色开发上下功夫,让城里人感受到有景可看、有味可品、有物可购、有情可寄,同时要把乡村旅游与养生养老、休闲度假、保健疗养等结合起来。电子商务要加强电商人才培育,加大乡村物流建设,加快“快递下乡”工程,加速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
    支持农民创业创新。大规模培训农民。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他们成为具有较强职业头脑、田间知识、国际眼光、一流农业发展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4、让谁受益?
    能否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检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的根本标准。无论“三农”工作面临多大困难和挑战,加快农民增收这个主题不能变。
    抓好“三权分置”。推动这项改革的关键是让农民土地经营权财产化,给予农民对土地经营更多的处置权,让农民有稳定的经营预期,放心进行长期投资。目前,确权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下一步要注重成果运用,完善依法、自愿、有偿推动土地流转的具体办法。
    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今年,全省每个市都要选择1到2个重点县区进行试点,每个县区要选择2到3个不同类型的村开展试点。
    抓好农村金融服务。资金短缺是农业农村发展最大的“拦路虎”,要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援手下乡,同时扶持本土金融组织快速成长。目前,我省合作社信用试点和农民资金互助协会等做法都很有效,今年要总结经验、逐步扩大,让更多农民受益。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