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种菜也能“断”穷根
记者进农家②
常说百姓心中事感动万千平凡人
韩龙 本报记者 王琦
春节期间,本报记者深入乾县阳洪镇,聆听贫困户讲述别样的新年故事。
强巧荣家里5口人,丈夫严崇军和婆婆长年患病,全家仅靠2亩梨园和2亩麦地生活。“在自己棚里劳作也算工钱,仅去年我在合作社和周边其他合作社干活,就挣了1万多元,还领分红2000多元,加上卖梨子的钱,总共赚了2万多元。”强巧荣激动地说。在精准脱贫帮扶中,强巧荣在乾县秦红蔬菜专业合作社入股承包了一个大棚。
“把外套穿上”,看着两个满头大汗的儿子,强巧荣关心到。现在大儿子就读于某医学专科学校,小儿子去年考上了西安理工大学。
“现在日子有奔头了,我还想供两个儿子上研究生呢!这精准脱贫不光帮助我们家发展了产业,我两个儿子上学也有补贴,多亏了政府对我家的支持,日子蒸蒸日上了,每天的心情都好了,今年的年货我就早办好啦!”强巧荣开心地说道。
与强巧荣一起加入合作社的冯增强,如今在大棚里已经种上了莲花白。“政府真是雪中送炭,自从老伴得了尿毒症后,每周都得透析至少3次,加上路费每周至少需1600多元,办了医保后透析一次500元就能报销400元。”冯增强告诉记者。
去年在精准脱贫中,老冯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加上借的6万多元,眼下已经建起了3间新房。20多岁的儿子也去学习了制作豆腐脑的手艺,在县城卖了一段夜市后,去西安打工了。老冯老想着应该去帮帮儿子,但他还得每天做饭、照顾生病的老伴,实在离不开。
针对冯增强家因病、因房致贫的情况,阳洪镇政府把冯增强家除了纳入农村低保外,还积极申请了临时救助、大病救助、“千帮千”等帮扶项目。冯增强加入秦红合作社后,一料蔬菜分红就领了1800多元。老冯算了下,2017年分红至少能领近8000元,加上2亩梨子和1亩小麦的收入,自己再抽时间打点零工,收入应该还比较可观。
如今,阳洪镇将全镇52户有发展产业意愿的精准脱贫户,全部纳入秦红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作务、销售、分红,让贫困户通过积极劳动实现致富奔小康。
常说百姓心中事感动万千平凡人
韩龙 本报记者 王琦
春节期间,本报记者深入乾县阳洪镇,聆听贫困户讲述别样的新年故事。
强巧荣家里5口人,丈夫严崇军和婆婆长年患病,全家仅靠2亩梨园和2亩麦地生活。“在自己棚里劳作也算工钱,仅去年我在合作社和周边其他合作社干活,就挣了1万多元,还领分红2000多元,加上卖梨子的钱,总共赚了2万多元。”强巧荣激动地说。在精准脱贫帮扶中,强巧荣在乾县秦红蔬菜专业合作社入股承包了一个大棚。
“把外套穿上”,看着两个满头大汗的儿子,强巧荣关心到。现在大儿子就读于某医学专科学校,小儿子去年考上了西安理工大学。
“现在日子有奔头了,我还想供两个儿子上研究生呢!这精准脱贫不光帮助我们家发展了产业,我两个儿子上学也有补贴,多亏了政府对我家的支持,日子蒸蒸日上了,每天的心情都好了,今年的年货我就早办好啦!”强巧荣开心地说道。
与强巧荣一起加入合作社的冯增强,如今在大棚里已经种上了莲花白。“政府真是雪中送炭,自从老伴得了尿毒症后,每周都得透析至少3次,加上路费每周至少需1600多元,办了医保后透析一次500元就能报销400元。”冯增强告诉记者。
去年在精准脱贫中,老冯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加上借的6万多元,眼下已经建起了3间新房。20多岁的儿子也去学习了制作豆腐脑的手艺,在县城卖了一段夜市后,去西安打工了。老冯老想着应该去帮帮儿子,但他还得每天做饭、照顾生病的老伴,实在离不开。
针对冯增强家因病、因房致贫的情况,阳洪镇政府把冯增强家除了纳入农村低保外,还积极申请了临时救助、大病救助、“千帮千”等帮扶项目。冯增强加入秦红合作社后,一料蔬菜分红就领了1800多元。老冯算了下,2017年分红至少能领近8000元,加上2亩梨子和1亩小麦的收入,自己再抽时间打点零工,收入应该还比较可观。
如今,阳洪镇将全镇52户有发展产业意愿的精准脱贫户,全部纳入秦红蔬菜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管理、作务、销售、分红,让贫困户通过积极劳动实现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