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瞧瞧丹凤“杀年猪”
    打起鼓来敲起锣。

    乡亲们品尝杀猪菜。
    挂猪。
    去猪毛。
    待宰的黑猪。
    这里好戏要上演。
    书法家书写春联。
  吴文涛 本报记者 武强 文/图
    杀年猪,不仅在汉族,而且在瑶族、黎族、满族、布依族等我国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这一传统年俗文化。“杀年猪”风俗主要是在农村,也叫“割年肉”。从古至今,每到腊月时节,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杀猪囤肉准备过年,寓意来年五谷丰登,财源滚滚。
    1月14日,农历鸡年到来之际,丹凤县龙驹寨镇下湾村举办首届大秦岭年猪祈福节,这是商洛第一个以动物养殖为主题的具有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节,旨在引领,重在传承,意义非同寻常。
    “杀年猪”场面紧张刺激
    “掌柜的(当地农村对一家之主的称呼),赶忙烧开水;其他人和我一起去把猪吆出来捆上!”在杀猪匠的指挥下,大家便开始有条不紊地做着杀猪前的准备工作。主人把猪圈门打开,一个黑乎乎的大肥猪颤巍巍挪步出了圈门,它边走边不停拱吃地面上的泥土,呼哧呼哧像个醉汉一般老不往正经道上走。听主人说因为今天要杀它,为将来好翻肠子打昨起就没给猪喂吃的啦,饿极了所以它连泥土也吃。接下来只见四五个大汉一拥而上,先把猪的一只前腿用绳子绑上,然后把肥猪抬起摁在一条长木桌上,伴随一阵刺耳的猪嚎声,请来的“掌刀师”干净利落给了猪脖子附近一刀,号叫的肥猪声音也就越来越小,到最后哼了几声就躺在桌子上面不动弹了。
    放倒了这头大肥猪,大家叽叽呱呱打赌要看看这头猪到底有多重,有说二百八的,有说三百斤的,争来争去一过秤,嗬,放了血的毛猪还重三百二十斤!乐得主人一边忙不迭给大家递烟,他介绍说,去年九月(指农历)捉的猪娃,到现在已经长了一年零三个多月了,为图自己享用也就不盼猪长得快,因此就没有给猪吃过猪饲料,一直就是给喂些绿草和粮食,图的就是吃个瓷实肉(农村人认为没有添加猪饲料的猪肉长得瓷实,好吃)。话缝里,主人又将瓷盆里的猪血倒进预先备好水的大铁锅里,“紧”成了新鲜的血旺子备炒。
    小手艺里藏着大学问
    待主人挑开水出来盛了多半个大木盆,杀猪匠又用凉水兑了几瓢,估摸水温合适烫猪了,其他人又合力把猪请进大木盆里翻转着前后左右来回烫。因为猪太大而木盆小,所以猪身只能一半入水一半用人提拉着。烫得差不多了,大家又一阵用砂石蹭毛,用刮子褪毛,看似简单地去毛工作也很吃力,我忍不住上前刮了几下无意把一块猪皮给蹭破了,张师傅连忙阻止,不让我动手了……
    人们常说:死猪不怕开水烫,可杀猪匠说,烫猪是一定不能用开水直接烫的,得兑些冷水温度合适才行,估摸也就是80摄氏度左右,不然,猪皮也会被烫熟的。看来就连个烫猪的小手艺里面竟还潜藏着一番学问啊!刮完猪毛,看着白乎乎一个囫囵猪真漂亮,连忙又拍了两张照片。接下来给猪上了架,轮到给猪开膛了,只见张师傅手起刀落,几下子就把一个囫囵猪又给分成了两半。
    再下来就是割肉环节了。来的都是客,远道上门而来的可都是提前约好的自家人(指沾亲带故的),是奔着来割放心肉的。这么一头大肥猪,杀出了二百四十多斤净肉(指不含猪头、猪腿和内脏),主人也乐得和自家人一块分享一下。小李先挑了猪肚、猪肠等一副猪下水,牛叔叔割了16斤猪排骨,其他亲戚朋友也十斤八斤的分别割了些。中间又来了几个想要割肉的乡亲,因为他们提前没有预约,主人说剩下的大部分肉要留下做腊肉,说什么也不愿出割了。
    年猪祈福节以农历迎新年,年猪祈福为主题,设置了民俗社火表演,大锅大灶、百人席宴,杀猪、祭猪及祈福,头刀肉现场拍卖会,年货大集市,老照片展,书画艺术展,书写春联,互动抽奖,生猪展示、生态本草蛋展示等多种环节。同时,本次活动承办方陕西未来绿色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同“十帮一”扶贫爱心工程组委会为当地贫困户赠送了生猪肉、鸡蛋等年货。现场热闹、欢快、喜气洋溢。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