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过了腊八就是年


岐山 张永乐
喝过腊八粥,乡村的年事儿也就缓缓地拉开了序幕。
村口,首先得到了要过年的喜讯。瞧,常年在外务工的人回来了!这些天来,不时有车子停在村口那棵老槐树下,接着有人便背着行李带着包,步入了村庄的街道。只见他笑容满面,掏出了香烟散给乡邻,热情地招呼着:“大伯,您老身体还硬朗么?”“李婶,家里都好着?”“栓娃,你也早早地回来啦!”孩子昨天就接到父亲的电话,激动得几乎一夜未眠,远远瞅见了父亲的身影就飞奔迎了上去。看到父子俩的亲昵劲儿,娘满脸的欢喜与欣慰,却故作嗔怨:“一进腊月,娃娃就开始念叨了。这会子,还不赶紧回屋?”晌午了,娘的腌萝卜、媳妇的臊子面是必不可少的。一顿热气腾腾的团圆饭,盛满着家人时时的牵挂与温暖,驱走了游子们在外奔波的劳累与风尘,也为接下来最为盛大的年事儿依次点燃。
集市,让年的味道悄然浓酽了起来。看,那条长长的镇街早已被商贩们铺排得满满当当。大肉鸡蛋菜籽油,青葱绿椒黑木耳,花生瓜子水果糖,鞭炮灯笼红对联……琳琅满目的年货精彩得直逼乡亲们的眼,买卖双方交涉的话语更是年味浓浓:“这点白糖和蜂蜜不够吧,要过一个甜蜜的大年啊?”“哈哈……年的味儿在嘴上,也在咱的心窝子里!”“俺自家种的,叔您放心地吃!”年集一次肯定不够,那就多跑几趟,这可马虎不得。眼看着日头已经偏西,集市上热闹的景致却依旧不减。进入了腊月的年集,一天比一天热闹,一日比一日精彩,醉红了乡村严冬的晚霞,醉美了农家人福气满满的心田。
家里,才是过年真正的归宿与地盘。听,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在清晨就已经开始奏响了。今天天气不错,赶紧吃饭,全家人要齐动员扫舍除旧,为迎新春过大年早做准备。“厨房我来管!”“窗户是我的。”“房间我收拾!”“那我姊妹俩就提水、倒垃圾吧!”妇女翻箱子整衣柜,男人爬屋顶下楼梯,孩子跑前院忙屋后,全家人忙得热火朝天,冬日的艳阳不甘落后,也将自己的一份温暖欢欢喜喜地洒满整个农家小院。人们要通过勤劳的双手将家里打扫一新,清清爽爽地去迎接新年的到来。当辛勤的汗水终于有了收获,看看窗明几净的屋舍,瞅瞅整齐美观的摆设,他们仿佛已经听到了新年的脚步正朝着自己的家门一步步地走来。
过了腊八就是年。务工的人们渐渐返乡回家,年事儿立马便有了着落;集市的热闹与日俱增,年的气息不断地在升温;家家户户开始扫舍除旧,这年关可就真的走到了眼前。
过了腊八就是年!不知从哪儿传来一阵星星点点的调皮的爆竹声……我们也赶紧准备吧,准备着去迎接这个即将到来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