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有一种感动叫接力


记者 鱼玉军
1月2日下午,在元旦放假最后一天,正是交通拥堵时刻。榆林市两个交警大队民警和榆林市第一医院医生接力抢救一名3岁患儿,谱写了一曲时代赞歌。
几天前,绥德县崔家湾镇的苏先生家3岁儿子出现腹痛、呕吐、高烧等症状,在村里的诊所治了几天都没效果,后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绥德院区检查,初步确定其为肠套叠,且病情严重,建议马上转到榆林的医院进行救治。
“路上堵车堵得厉害,我们就跟路上的交警说了一下情况,没想到绥德交警立马联系了榆林交警,到了榆林就直接护送我们到医院。到了医院我们也都急得团团转,民警又帮我们找科室、找大夫,真是太感谢他们了!”苏先生的妻子激动地说。
原来当天下午16时37分,@绥德交警发布一条求助微博,内容为“请为陕KW7072黑色轿车(开着双闪)让开生命通道,车上载有患病儿童,需到榆林一院(榆林院区)手术,该车刚由绥德二十铺上高速前往榆林。”
在100公里之外的榆横交警大队民警看到相关信息后,汇报大队领导,协调值班民警从榆林南高速路口一路为患儿开辟“绿色通道”,使护送患儿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院区,沿途十字路口派出警力协助,保障道路畅通,帮助患儿得到及时救治。
榆林市榆横交警大队开源大道中队长张鹏程说,突发情况交警开辟“绿色通道”是一项常态化的任务,2016年夏天也护送过一位大动脉出血患者到医院抢救。“希望老百姓们在道路上有紧急情况了一定要联系我们,我们对辖区内情况比较了解,能给他们及时的帮助。在路上多节省一点时间,就能为救治多争取一点时间!”
榆林市第一医院榆林院区小儿微创外科主任艾剑锋介绍,苏先生的儿子肠套叠已经好几天了,来时情况很危急了。患儿到达后,科室开展了紧急施治,在透视下进行空气灌肠复位术,空气顺利进入小肠,复位成功。目前患儿病情稳定,无生命危险,在后续治疗中。
医院大夫提醒,肠套叠在我国的发生率较高,在2岁以下宝宝中较常发病,可这种疾病的认识范围却比较狭窄,所以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普通肠套叠患者在发病4~6小时内就要进行结肠充气复位,拖得太久则需要进行手术,要不就有生命危险。家长发现儿童因体位改变等引发的突发性腹痛多为内脏痉挛、结石和溃疡穿孔等病,不能麻痹大意,应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