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腊月剪窗花




西府农村在上世纪80年代前,一到腊月妇女们便聚在一起坐在热炕上,为新年准备糊花窗子剪窗花。
过去农村居住条件差,土墙瓦房木窗子,窗子是36格的小窗格,逢年过节结婚讲究糊花窗子,糊花窗子需要窗花。老太婆、中年妇女以及大姑娘、小丫头便是窗花的剪制者,她们一到腊月就利用闲暇时间开始剪,农村人叫铰花。她们所剪的花样大多是上辈流传下来,用烟熏法一代传一代下来。媳妇们是传承她娘家的花样,姑娘们传承家里妈妈和祖母的花样,亲戚之间互相送的,也有邻里之间互相交流复制的。烟熏法是将白纸喷湿贴在薄木板上,将剪好的窗花放在湿纸上压实,纸不要干,然后将木板拿起纸面朝下,在煤油灯上移动熏图案,熏完后将纸从木板上揭下晾干,再取原窗花,白纸上便是黑白剪纸熏样。
她们坐在热炕上剪窗花,先按窗花原熏样大小裁好颜色帖子,在色纸上放好熏样用纸钉或者针线固定好,然后就可以照样子剪,剪黑留白,剪完后一个窗花就完成了。一些剪花能手有时随意冒剪,不用熏样和画稿,用手指甲以掐划后就剪起来。一幅幅精美的窗花和烟格便在这些民间巧手中诞生。她们剪的有鱼儿摆莲、孔雀牡丹、菊里藏猫、喜上眉梢、龙凤、花鸟虫鱼、飞禽走兽、花瓶花盆、戏剧人物等。四合一窗花老虎、狮子和鸡,窗子最上边一行的烟格窗花等等吉祥喜庆图案。制作者想剪啥就剪啥,不受真实物体比例限制,造型随意,突出主题,用夸张的手法大胆变形,色彩鲜艳装饰性强,风格清新明快朴实,寄托了对美的追求寄托了,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
那时我母亲、妻子和两个妹妹都剪窗花,可谓剪纸之家,她们的多幅窗花作品后来被《陕西剪纸·宝鸡卷》入编。剪纸艺人每人都有一个或者几个用书本夹放窗花夹册,将剪好的窗花夹放在书页中,又放在炕的毛毡下压平整,这里面存放着她们的宝贝。有的巧手剪的窗花除自己家用外,把多余的拿到年集上摆摊出售,供没用剪下窗花的人选购。
记得那时村子一些初学剪窗花的请我给她们画烟格图案,我给她们画对称果子、花朵、花盆、花瓶,对称字组等,同一个图案,但各自手艺不同,剪出的风格各异。但也有初学者不懂线条连接,剪失败的,一位嫂子剪烟格图案,看别人剪青蛙烟格她也剪,别人的是中间一只青蛙,边缘用花草线条连接正方形边框,剪好后是一个整体图案。但她先剪中间青蛙,忘记青蛙周围线条连接边框,将青蛙剪完后从正方形中掉了下来,闹出了剪窗花的笑话。
到了大年三十早,她们就糊花窗子,将自己亲手剪的窗花贴在窗子上,顿时小小的窗子被装点得花枝招展,绿丽花红,令人赏心悦目,烘托了热闹喜庆气氛。欣赏着一幅幅漂亮的窗花,好似田园风光民俗画,真实心花怒放。
窗花是民间传统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剪窗花糊花窗也是民间优秀习俗,广大妇女世世代代自觉的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它装扮人们美好的生活,美化环境,深受人们喜爱。现在农村居住条件改善,老式的36格窗子被铝合金玻璃窗代替,使这一瑰宝无展示舞台,过年时也缺了点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