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把青春播撒进深爱的那片土地


杨大江 本报记者 王宏海 文/图
“我的眼里常含泪水,那是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这是刘鹏最喜欢的一句话,2013年大学毕业后的他本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国企工作,但是为了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他依然选择了辞职,并通过努力于2015年11月考进了宜川县农业局。
2016年元月,因单位人事调整,云岩镇辛户村“第一书记”出现空缺,参加工作还不到两个月的刘鹏没有犹豫,主动找到领导,毛遂自荐,要求担任该村的“第一书记”。领导问他,为什么要主动担任这个别人争着也不愿意干的“第一书记”时,刘鹏说,“干‘第一书记’,不止是因为我来自农村,更是为了自己的青春不悔。”
“生产发展是第一职责”
来到村上工作后,刘鹏首先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对全村300户群众进行了走访调研,与群众拉家常,谈想法,收集他们的建议和问题。通过走访刘鹏了解到,群众关心的核心问题还是如何促进果业的发展。
早春是果树白粉病和腐烂病等病害的高发期,为了对果树早春病害进行统防统治,惊蛰刚过,果树还未返青,刘鹏就带领群众熬制了上百桶的石硫合剂对果树病害进行预防。然而,相对于病虫害,干旱才是果业生产的最大威胁,为了彻底解决干旱给果农带来的困扰,刘鹏向县农业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给村里实施了引水灌溉工程,给辛户村的千亩果园丰产上了“保险”。
今年7月,宜川遭遇罕见的冰雹灾害袭击,辛户村也未能幸免,700多亩苹果损失惨重,刘鹏与党支部书记张延刚一起做群众工作,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搭建起了1000余亩的防雹网。10月,是果农一年中最忙碌的时节,受苹果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宜川苹果与往年相比,不仅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出售时间也推迟了半个多月。这期间,刘鹏不仅要帮着村民联系客商,还要忙着督促村民不误农时,在入冬之前进行清园、果树涂白等工作,为来年果业生产蓄力。
望着寒风中逐渐由绿变黄的苹果树叶,提起担任这将近一年的“第一书记”感受时,刘鹏说:“工作很多,很细,也很杂,但无论何时,生产发展永远是‘第一书记’的第一职责。”
“群众说好才是真正的好”
住在村办敬老院“幸福院”里的老人王爱花一提起他们的“第一书记”,就连声说好,“这娃娃可不错了,一到村里就来看我,嘘寒问暖的,有时还给我稍着买些药。”
从来到辛户村的第一天起,刘鹏就把自己当成了一个辛户人,建设“小康辛户”不仅是他的目标,也是他担任“第一书记”的重要使命。今年春季,村里实施治沟造地工程,为了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他在工程现场一蹲就是一个月。这项工程不但为村里增加了750亩的土地,有效缓解了村里日益紧缺的土地问题,更重要的是刘鹏已经开始考虑利用这些土地种植新型经济作物——油用牡丹,为村里增加除苹果外的第二产业了。
看着村里的“第一书记”为了村里的发展忙前忙后,村民们打心眼里表示感谢。“小刘书记工作起来很踏实,也很有想法,现在村里的工作开展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根本离不开他呀!”党支部书记张延刚这样评价刘鹏。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口碑好不好,夸奖高不高,也许一件事最能证明,到目前为止,刘鹏还几乎在自己简陋的办公室没怎么做过饭,原因是一到饭点,总有村民前来“请”他到家吃饭。面对群众的好评,刘鹏谦虚地表示,“检验‘第一书记’的工作到底是否干好,我认为群众说好,那才是真正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