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古长安“连载四”




第二部分 重建长安砖城
长安土城经历一百九十年风吹雨淋变土岭
隆庆帝批准陕西奏章下旨重建长安砖城
(一)隆庆帝宣布科考,新状元任长安知府
到了明隆庆二年,公元一五六八年,长安土城经历了一百九十年的风吹雨淋,已面目全非,山羊、兔子都可跃墙而过,城内每逢下雨道路到处泥泞难行,人们急盼着省府衙门为民修复城池。
此时正值隆庆帝登基第二年,可称得上明王朝鼎盛时,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隆庆帝在想黄祖爷洪武帝创大明于应城(今南京市)地面,屈只算至今有一百九十余年。
我父皇在位时身体有疾患,十七年从未有开过科选,隆庆帝我登基两年半,朝堂里到处有空缺的官员。
我命礼部尚书温德选,吏部侍郎张有年,二人主持开科选,一时间云集京城的举子有万千。
第一榜去掉一大半,
第二榜剩下千二三,
第三榜录取一百员。
主考官阅卷官,日夜操劳把好关,约定好今日朕阅卷,南书房专等主考官。
考官礼部尚书温德选,吏部侍郎张有年、二人手捧考卷边走边聊,“我二人手捧考卷进宫院,南书房呈于万岁观,万岁看罢亲圈点,我二人才能把心放宽。”
礼部尚书温德选、吏部侍郎张有年一同来到南书房,“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二位爱卿平身,定案考卷可曾齐备?”
“已经齐备,专等圣上圈点。”
“待朕看来,先看这第一份,这一份卷子书法好,字体清秀得体,这文章嘛,一气呵成,没改一句一字,这第三榜题目是朕出的,《假如你是一位七品县令,你如何带领全县民众三年以内丰衣足食,过上好日子?》山西举子任义答的好极了哇!他在文章里写道:
倘若我是七品官,
日夜吃住在民间,
山川平原种粮棉,
多打粮、多产棉
全县人才能把心安。
小池塘里养鱼虾,
流动河水养鹅鸭,
山坡地修梯田,
修不成梯田种桑园,
男人去种地,
女人养桑蚕,
村村都要通公路,
全县面貌大改观,
学童们南学把书念,
全县人再也不愁吃喝穿,
大干苦干正三年,
定叫全县换新颜。
说着不算要实干,
干出成绩让圣上观,
三年后圣上若来我县看,
管叫圣上心喜欢。
臣:山西举子任义叩献本篇文章,望我主万岁圈点。
“我说二位爱卿,你们推荐的这位举子,朕还没圈点,他怎么大胆在文章里就向朕称起臣来了呢?”
“启禀万岁”礼部尚书温德选奏道:“万岁你出的考题,《假如你是一个七品官》这带品的官员向万岁称臣理所当然。”
隆庆帝问:“那其他考生有称臣的么?”
温尚书答曰:“这敢称臣的只有山西举子人一个,他聪明伶俐说明他有识又有胆,这样的才子一百之中就一员,因此我们齐举荐,万岁爷圈点他理所当然。”“二位爱卿你们可曾见过这位举子?”
温、张二人急忙下跪:“吓煞为臣了,大名律条明文科考期间,主考官、监考管、阅卷官有私自会见考生者、斩。”“二位爱卿快快平身,朕问错你们了,朕也是爱才心切,看来这头名状元非他莫属了。”
温、张二人急忙恭手:“谢主龙恩。”
“天子口内无戏言,朕我已圈点山西举子为新科状元,我想着新科状元一定和他文章一样,长得清秀得体,如果真是这样,我一定留他在京城做官。长随官!”
长随官(应声:“在。”
“速传朕口谕,新科状元荣耀进宫参见圣驾。”
“圣上有旨,新科状元山西举子任义荣耀进宫见驾。”
新科状元山西举子任义奉圣上旨意进宫,“参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新科状元平身,让朕好好看看你。”
“谢主龙恩。”
隆庆帝见状元长得和自己想象中的相距甚远,不由得呀了一声,这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吏部侍郎,”
“臣在。”
“你看哪省有空缺的知府官员?”“陕西省长安府缺一知府已多时了。”“新科状元听封,朕封你为四品长安知府,下得殿去随同吏部办完手续即刻奔赴长安上任,不得有误,行前,朕再赠你四个字‘公正执法’挂在你的府衙堂上,你等一同下去,余下卷子待朕慢慢看来。”
众人:“谢主隆恩。”
新科状元走出宫院,随同吏部办完赴陕上任的一切手续,第三日就登上去陕赴任的登程。
状元郎我奉旨离京地,
一路上艰辛走得急,
日夜兼程把路赶,
为的是早日到长安。
到长安见了巡抚面,
巡抚见我心喜欢,
他说我一路艰辛身困倦,
休息几日在上府院,
我趁机向巡抚表心愿,
在上任前私访三五天,
一访乡土和民怨,
二访前任如何府衙来做官,
巡抚张祉心喜欢,
叫他的护卫给我当保安,
我二人住在骡马市的兴隆店,
谭护卫日夜负责我安全,
今日是来陕私访的第五天,
我二人定好今日去府院,
出其不意露脸面。
“谭护卫,府衙击鼓升堂。”“这知府衙门怎么连击鼓的鼓槌都没有?”
“就用你的刀鞘击鼓。”
“是!”(击鼓)
这时走来一位值班衙役,“是谁没事在这来玩把堂鼓给我敲得咚咚的?”
“堂堂知府在这,谁敢随便击鼓,衙役你不知者不为过,快端一把椅子给新知府大人更衣升堂。”
值班衙役赶紧上前:“参见新知府大人,说实话我们这府衙门口没有椅子,只有一条板凳已好长时间没用了,(值班衙役端凳并脱下自己的马褂给新知府垫上)请知府大人更衣。”
任知府(更完衣)喊:“击鼓升堂!”
郭理政:“堂鼓咚咚响,郭理政忙升堂,来呀!”
衙役:甲乙丙丁,班头:“在!”
郭理政:“带击鼓人上堂!”
值班衙役:“击鼓人带到!”
郭理政:“你是何人?怎么这一身官戴?”
新知府:“堂上可是郭理政郭师爷么?”
郭理政:“正是在下,你如何知晓我的名讳?”“不知者不过,郭师爷恕我没有提前告知你之过,本官是今年科考新科状元,圣上亲封的长安知府。”
郭理政:“请知府大人上座,衙役们,快来我们一起参拜新知府大人。”
郭理政带领三班衙役:“参拜知府大人!”
“不必多礼,站立两旁,郭师爷在你理政期间,可有积压的公文案卷?”
郭师爷答曰:“至隆庆帝登基以来,年年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本府没有发生任何大案,也没有积压的公文案卷。”
任知府问:“那你们平时都干什么呢?”
“实话实说,无所事事。”
“照这样说来,你们吃王俸禄不为民事,岂不成了一群贪腐之辈,过去的事情暂时放下不提,我已升堂就近期府衙工作做一些安排。班头听命,”
“在!”
“自明日起三日之内,你带领三班衙役,把府内外打扫干净,府衙门外东西街百步以内打扫干净,清水泼道,有上访的民众要远接近迎。三天之内完不成任务,我先打你班头二十大板!”
肖衙役:“老爷呀!这班头挨打谁来执法?”
“我就让你执法。”
“让我执法?老爷呀!班头是我们的上司,让我执法我也只能是刑仗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做做样子罢了。”
任知府把惊堂木一拍,
“狗奴才!”
胆大的奴才太狂妄,
公堂上随便把言发,
你问我班头犯错谁来打,
我就说叫你来执法,
你言说班头是你的上司你不好打,
要打也只能高举刑仗轻放下,
就这样知法犯法的事儿你都敢讲,
这才是自己没事给自己找麻哒,
你不会执法我教你,
叫你来学学怎样来执法。“来呀!把这奴才给我压倒重打二十,我要亲手教他学怎样来执法。”
肖衙役忙喊:“老爷呀,我错了,请你看在我父的面子上,饶我一次吧。”
“你父何人?姓甚名谁?”“我父和你一样同在长安城为官,我父姓肖叫肖岗,是长安城的护卫总监。”
“好个奴才,原来你是一个官二代,怪不得这样胆大竟敢大闹公堂,你不提你父则罢了,提起你父我再加二十大板,这二十大板是替你父平日教子不严加上去的。”
“叫这奴才执法,怎能叫你老爷动手,我来替老爷执法,来呀!将这奴才按到。”
“是,(众衙役按倒肖衙役并齐喊数)噢一五,噢一十,噢十五,噢二十,噢二十五,噢三十,噢三十五,噢四十。”
谭护卫:“行刑四十大板,请老爷训示。”
“今日打你四十大板,你服也不服”
“打的不亏,我服,我服了。”
“服了站在一旁,郭师爷明日你我一同微服私访,退堂!”
众人散去!
任知府(惊堂木一拍):“回来,我叫退堂,你等连堂威都不喊,我还没动身你们就没精打采的离去了。重来(任知府把惊堂木一拍喊)退堂!”
“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