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老陈送“礼”记
  本报记者 张晓强 通讯员 楚亚恒
    周至县骆峪镇碾子坪村的陈根玉夫妇,这两天打算带点自家出产的蜂蜜、核桃和木耳去趟县城送个礼。
    碾子坪村坐落在秦岭深山沟里,全村三十多户百十口人,坡上梁下零零散散地住着,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几乎靠吼,是个有名的贫困村,村民们也大都与外面很少往来。老陈夫妇俩在县城没有亲朋好友,就连个认识的人几乎都没有,给谁送礼呢?
    原来,老陈想送的不是哪一个人,而是周至县养老保险经办中心,他一家是经办中心的扶贫帮扶联系户。
    老陈以前上山挖药材时不小心摔伤落下了残疾,行动不便,地里的体力活也不能干了,使本就不太宽裕的家庭一下子就陷入了贫困。今年,经办中心联系到老陈一家后,就定期送去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了解到老陈想养蜂却苦于没钱投入,经办中心又购买了5箱中蜂送给他,并资助他了搞些力所能及的经济种植。接下来,又帮他家孩子在西安联系到了一家可靠的用工单位,还联系为老陈办理残疾证、大病救助保险等,使这个贫困家庭的所有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张主任,今年咱家蜂蜜和山林杂果收成都不错,想给你们送点过去,好吧?”从没给人送过礼的老陈夫妇合计后,先给经办中心张晓东主任打了个电话。
    “老陈啊,还好吧……你就不要来了。土蜂蜜产了多少斤……价钱咋样、还好卖吧……”接到老陈的电话,张晓东阻挡住了老陈想来送礼的打算,还把他家的最近的情况一一问了个遍。
    得知老陈今年土蜂蜜产了300多斤,一斤35块钱卖了一部分,家里核桃、木耳、中药材还有些,都打算着要卖掉。张晓东搁下电话就给办公室安排了一项新任务:利用下班时间在网上帮老陈卖山货土特产。
    秦岭山货土特产的信息发出后,没几天时间,老陈家里剩下的200多斤土蜂蜜、每斤50元全卖掉了,核桃、木耳也卖出了少。“想送个礼都没送出去,还多收入了三、四千块钱。有党的好干部这样真心帮助,咱咋能不脱贫致富呢!”陈根玉夫妇俩高兴地说。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