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80后大学生玩转互联网
  雷宁侠 本报记者 武德平
    初见葛娜,身材高挑,一件浅黄短上装,年轻干练。这,就是“微大荔”的掌门人、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80后女大学生。
    葛娜,蒲城洛滨镇人,西北大学毕业。毕业后,她先在山东的药厂工作,后又在韩城新华保险做内勤,因为工作无压力,不甘平庸的她毅然辞职,回家待产。孩子半岁后,她和朋友看到互联网的广阔前景,于是,合资创业“微韩城”,这是她事业的起点。半年之后,渴望独当一面的她,撤了股份,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历史和人文深厚的农业大县――大荔,开办了“微大荔电子商业服务中心”。
    在采访中,她对记者说,刚起步的时候,白天跑业务,晚上写文案,好不容易带出了自己的一个团队,思路也在摸索的过程中清晰起来。关于“微大荔”,她规划了三大板块:一是新媒体,侧重于文言编辑,对大荔的文化、历史、人文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大荔,了解大荔,将大荔推向更高更远的天空。二是互联网技术研发。她精心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同时又从西安聘请尖端人才,努力打造同行业中最精英的团队。三是农村电子商务。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县、镇、村三级网络服务体系,和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切实为农民解决产品的销路问题。同时,又开展工业品下乡活动。
    目前,公司已经设立镇服务站18个,村服务点198个。当她看到农资需求量大,农民购买困难多,质量无保证时,当机立断,和湖北宜化、山西丰喜等全国各大农资生产厂家联系,大力开展农资下乡服务,以最低的价格,最好的质量服务农民。仅仅9天时间,通过“微大荔”电商平台,农资供应达到2000吨!正是在这“便民,利民,公信,公益”的八字方针下,在“服务三农”的诚心下,她的农村电商业务蓬蓬勃勃发展了起来。
    每一个创业者的路都是艰辛的:“刚开始,真是举步艰难。去年夏天,在举办‘大荔十大人气餐厅’的时候,我和我们办公室的李主任挨家挨户地跑,一家一家收集信息,渴得嗓子都快冒烟了。今年大荔首届网络春晚,我们上传视频,一直到凌晨6点才完。休息一个小时后,8点又上班了。记得春晚最后一个节目完了之后,我的眼泪刷地一下就出来了。是啊,这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你若盛开,蜂蝶自来。“微大荔”全体员工在葛娜以身作则的带动下,肯吃苦,坚定执著,获得了“2016年网络春晚”,“十大人气餐厅”的优秀组织奖,获得“冬枣宝宝评选活动”突出贡献奖,葛娜获得了大荔县“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
    谈到今后的设想,葛娜笑着说:“我要将微大荔打造成一个亲情平台,将在家的、在外的更多大荔人凝聚在一起,让他们为大荔的发展献策献力,骄傲自豪。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