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倾情倾力建好民心工程






林彤 本报记者 姚远 文/图
9月6日,在佛坪县大河坝镇政府,由汉中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汉中市人社局)主办的脱贫攻坚培训开班仪式如期举行,拉开了对全市1010个贫困村50.23万贫困人口技能培训的序幕。
今年以来,汉中市人社局紧紧围绕省人社厅、财政厅、扶贫办《关于大力开展就业扶贫的实施意见》,坚持“实”字当头、“精”字谋划、“准”字入手,推进就业培训扶贫取得实效。
突出技能 狠抓就业创业培训
为保障就业扶贫工作“精、准、实”,汉中市人社局制定《关于成立就业扶贫和脱贫攻坚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领导小组暨包抓县区和工作联系点的通知》、《汉中市人社系统脱贫攻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2016年~2018年)》、《关于印发首期开展28个贫困村脱贫攻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脱贫攻坚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工作措施,推进全市就业扶贫工作全面开展。
汉中市人社局投入资金979万元,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创业带动就业和转移就业。各县区也按照要求,相继开展了156个贫困村的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全市提供免费培训和投入补助资金共计543万元,累计认定贫困县区的转移就业示范镇32个,下拨奖励性经费96万元,构建5个市级、19个县级创业孵化基地,投入资金340万元,营造就业扶贫工作氛围。
汉中市人社局会同组织、教育、农业、妇联、扶贫等部门,细化出台《脱贫攻坚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实施方案》和《脱贫攻坚科技人才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瞄准全市1010个贫困村50.23万贫困人口中的适龄劳动力资源,确定每年培训贫困劳动力9.3万人次以上,3年累计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有培训需求的劳动力28万人次,要求培训合格率达到90%以上。
注重实效 做好“四个促进”
汉中市人社局在推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工作中,确定“四个促进”的工作措施,助推脱贫致富。
制定《汉中市人社系统脱贫攻坚技能培训实施方案(2016年~2018年)》、《脱贫攻坚劳动力培训支持计划实施方案》,明确实施就业技能、创业培训等9类培训,着力通过培训促进就业。截至9月底,全市9类培训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1826期86446人,安置就业31985人,其中创业培训3321人,成功创业1358人,带动就业3197人。
以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为契机,制定出台《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若干意见》、《创业孵化基地(园区)管理暂行办法》和《促进全民创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孵化基地建设,先后认定天泽茶城、天达公司、鑫辉汽配、清波农业、春雨公司等24个创业孵化基地。其中,市级创业孵化基地5个,县级创业孵化基地19个。还吸收社会捐款100万元,建立了汉中电商创业平台1个。截至9月底,全市24个创业孵化基地共接收贫困劳动力创业720户,吸纳安置贫困劳动力16572人,逐步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依托全市11个县区公共服务平台,了解贫困村贫困群体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人员结构和就业创业需求,掌握基本情况。根据就业困难的类型,分类建立信息台账,坚持长期关注、动态跟踪,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措施。截至9月底,全市实名制登记2016届高校毕业生7032人,其中贫困村高校毕业生133人。对符合条件的93名未就业大学生提供见习服务6个月,每人给予6000元见习补贴。
制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工程实施意见》和《农民创业示范工程实施意见》,扶持勉县、西乡、南郑县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培育就地就近就业示范镇32个、示范基地90个,挖掘就业岗位2200余个,鼓励用人单位就地就近吸纳富余劳动力。
汉台区人社局确定4所职业培训学校开展技能培训。城固县人社局开展贫困劳动力烹饪培训。南郑县人社局在黄官镇开展藤编创业培训,采取“公司加农户”模式带动贫困劳动力成功创业。宁强县人社局在青木川镇开展羌绣技能培训。
洋县、略阳县人社局根据电子商务示范县发展要求,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培训,推动电商人才培养。
略阳、留坝、佛坪县人社局,根据县域农业经济产业规划,开展涉及种植、养殖等专业技能培训。镇巴县人社局开展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茶艺、汽车维修、现代农艺、畜禽饲养、电子产品维修与装配培训。
创新就业服务方式,建成全省首家远程视频就业服务平台,“就业直通车”常态化“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信息”进村入户促就业。全市组织162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达成就业意向2.6万人次,实现就业2万人。建成网站、微信、触摸查询终端为一体的网络服务平台,涵盖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人才服务和求职招聘四大核心业务,形成多层次、广覆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7万人,创经济收入129亿元,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1823人。
创业贷款 实现效益倍增
对有创业愿望和需求的劳动力,建立“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创业贷款-跟踪指导”相互衔接的“一站式”服务制度,为创业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制定《关于完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规范贷款审核发放工作的通知》,并创新创业担保贷款反担保方式,对经过认定的信用乡村推荐的创业人员免除反担保。允许农村劳动力以农村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居住房财产权抵押申办创业担保贷款。
汉中市自2003年成立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以来,经历了艰难起步、平稳推动、高速发展和理性回归四个阶段。创业贷款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工作成效日益显著。全市通过创业贷款直接扶持创业3.8万余人,带动就业14万余人,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汉中市贷款回收率稳定在98%以上,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在风险管控上,一是树立“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诚信原则,二是在劳动密集型企业认定上,予以100万至200万不予担保的贷款贴息,避免担保基金出现风险。
截至9月底,汉中市人社局共发放贫困劳动力创业贷款6557万元,惠及1498人,呈现出全民参与培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盎然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