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回味水缸

    安康 李永明
 
    陕南农村地域开阔,土质肥沃,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地处川道的地方都依靠水井饮水,一个村子一般都有两三处水井。人们早中晚都挑水吃,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水缸,任何时候家里的水缸都盛满水。我家兄妹多,家里准备了一个大水缸,平时都靠大哥大姐担水吃,只有遇到节假日时,我们才用幼嫩的肩膀学着担水,减少哥姐的劳动负荷。人小胳膊无力,桶放下去盛满水太沉提不起来,有几回提水差点掉进井里。每次挑水时都是前来挑水的大人帮忙提上来,自己摇摇晃晃着挑回家。
    夏天天气炎热,来的客人直接用葫芦瓢咕咚咕咚饮用,我们也经常习惯性的喝冷水,但从不生病拉肚子。有一年夏天降水偏少,遇到了干旱年,河水断流干枯,人畜饮水困难,村子里的水井也没水,村长号召村民们在水源地里淘滩打机井,大伙儿战高温斗酷暑,挥汗如雨的劳作,终于打通一口深井。村民们排长队挑水吃,每家每户只限两担水,优先保障生活用水。
    在高山区,吃水更加艰难,村民们吃水靠肩挑背扛,行走几十里路程找水吃,还有的在大山深处悬崖峭壁找泉水吃,那些年水缸就和农人们的命根子一样重要。山里人盼雨如过年,如果下场大雨,家家户户笑逐颜开,他们把坛坛罐罐都抱出来接水,还有缺水恶劣的地方常年饮用超标的脏水,真是吃水贵如油。
    现在时过境迁,安全饮水已进入千家万户,在广大农村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人们不再为饮水而发愁,饮用洗浴都很方便快捷,那些水缸早已淡出人们的视线,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留给人们的记忆不可磨灭。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