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全域旅游擎起农民致富梦
——全国“三农”媒体山西行异地采访活动系列报道之三
    全国三农媒体聚焦泽州全域旅游。

    保存完整的古名宅。
    南山新村整齐的新居巷宽景美。
    游客感受泽州全域旅游。
    石淙头村举办美食节催生旅游热。
    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乡村旅游。
    王晓鹏 本报记者 张晓强 陈新涛 文/图
    古韵泽州美难言,步步皆景太行山。10月17日至18日,全国“三农”媒体山西行异地采访活动在山西省泽州县展开。采访团先后来到历史文化名村——周村镇石淙头村和北义城镇西黄石村,了解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深入金村镇丹山农业文化景观园和川底乡二十里铺连翘中药材基地,调研生态观光农业的规划和开发;踏足珏山文化产业园和伊侯山林场森林绿道,感受发展全域旅游对于提升区域经济的愿景。
    而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有着“河东屏翰、翼南雄镇”之城的泽州县,凭借风光旖旎的奇秀山水,星罗棋布的历史遗存,古色古香的民俗村落,通过精心打造“古韵泽州,全域旅游”这一金字招牌,已真正意义上达到了旅游业的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了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
    八种旅游模式成功构建
    周村镇石淙头村和北义城镇西黄石村,是该县建成的一批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村落之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个历史文化名村。瓜果飘香的金秋十月,全国“三农”媒体采访团有幸来到这两个古村落参观。记者们在村前广场和街道上,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一同观看了互动广场舞、武术表演、跑旱船和跑驴等节目。
    “我小时候就看过这些节目,没想到现在又重新看上了,老乡们的表演还是小时候的情景,太地道了。”来自山西农民报的记者同仁向大家介绍。
    看完了民俗表演,大家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有序参观了散落在这些村中的古民居。由于集中反映了明、清两代气势雄伟、层楼迭阁、错落有致、功能齐全、南北兼具的建筑风格与工艺水平,堪称北方汉民族城堡式建筑群中的一枝绚丽的奇葩,加之保存的十分完好,很是吸人眼球,记者们无不为其布局之严谨、工艺之精湛而折服。与此同时,久负盛名的周村水席、南义城红薯等别具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和土特产,更让记者和慕名而来的游客赞不绝口,纷纷品尝购买。
    而这仅仅只是泽州县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泽州县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全景展示古韵泽州。从“山、水、湾、镇”休闲游到阳阿古城的声名鹊起,从连年举办“太行神韵·记住乡愁”摄影展到“江山多娇·国际航拍摄影大赛”永久落户栖龙湾景区,再从眼花缭乱的灯展、非遗展、擂台赛到前波接后浪的梨花节、油菜花节、香椿采摘节、黄瓜采摘节、鲜果采摘节,通过“忆乡愁美韵、品源远文化、赏古镇风情、尝精美小吃”,“无心插柳”地构建起远古神话游、星宿文化游、文化科考游、自然山水游、民俗风情游、农业观光游、休闲娱乐游、红色足迹游八种旅游模式。泽州,因势利导,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正全面由“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大步跨越。
    特色农业是最佳切入点
    泽州是个农业大县,县委、县政府清楚地认识到传统农业只能解决农民的吃法问题,只有现代农业才能让农民富起来,而特色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最佳切入点。全县着力发展精品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和休闲农业。随着全域旅游的加速发展,泽州县依托大阳古镇、西黄石古民居、周村石淙头古村、上党梆子戏等乡村旅游资源,先后培育了彤康、益丰园、祥鑫元等10余个休闲农业示范园,和一批以梨园山庄、上河生态农庄、西岭乡土农耕文化基地等为代表的采摘体验农业园、农家乐,同民俗风情游一道,逐步形成了“农旅一体”融合发展的新格局,特色休闲农业园已成为泽州现代农业生产的样板区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在巴公镇南山新村,采访团记者看到,整齐的农村新居巷宽景美,人均居住和绿化面积分别达到45和80平方米,在不失现代化的同时,夹杂古朴浑厚的气息。记者询问得知,原来这个村村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依托毗邻的龙王山森林公园,巧借“寿比南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富裕起来的村民通上了自来水,用上了沼气,实现了统一供暖,装了宽带,也看上了有线电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位于泽州县金村镇西流庄的丹山农业文化景观园,园区创造性地将异域文化与蔬菜景观相结合,选取世界数个自然人文景观,打造出穿越时空的“世界之旅”,集中展示了文化艺术景观,气势恢宏,令人震撼。景观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四季瓜果飘香,将名优稀特蔬菜新品种融入雕塑艺术,融景观造景艺术为一体。当采访团一行人刚一进入园内,就被园内活灵活现的用各种豆类、种子、蔬菜等粘贴成的景观所吸引,纷纷举起手中相机拍照。
    抒写全域旅游成功范本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泽州县举办了“秋风古韵·畅游泽州”首届文化旅游节活动,为期近一个月全县旅游接待游客剧增,游客接待量创历年之新高。据统计,仅“十一”黄金周接待的100.4万人次中,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就达到43.3万人次,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成为泽州新的旅游消费热点。
    “泽州的山水很美,虽然属于北方城市,但我们具有很强的优势。”泽州县宣传部部长霍丽丽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该县在山水游,尤其是乡村游方面,将拿出5000万元扶持资金,特别是在古民居这一块力度很大,通过打造多项活动来吸引游客,从而更好的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过去山西一直以煤焦铁著称,但在煤炭黄金时期过后,山西怎么办?新的省委班子成立后,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产业作为山西今后发展的一个战略性支柱产业,2014年就提出了全域旅游这个概念,直到今年国家旅游局才将这一提法面向全国进行推广。”《山西农民报》社长王涛表示,山西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区,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知名的“小杂粮王国”。通过本次“全国三农媒体山西行”活动,可以大家感受到,发展全域旅游,对新农村的建设和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陕西农村报》社长、总编焦永兴说:“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山西借力产业融合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弯道超越’,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们将作一次深入的采访报道,把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带回陕西。”
    通过全域旅游惠农富民,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资源型经济转型,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泽州,无疑将抒写了一个成功的县域范本。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