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面上的绝活


西安 秦延安
北方人对面的钟爱就像南方人对大米的痴情。南方人爱吃米饭,就将菜的花样不断翻新,北方人爱吃面,就将面做得炉火纯青,我曾亲眼目睹了那些面上的非凡技艺。
那年,去看一位老朋友,我们在一家五星级饭店吃火锅。知道我爱吃面,朋友特地点了扯面。一位小伙子现场为我们做扯面,他不需要案板,也不需要擀压。只见一块面条,在小伙子的手中如生长般越扯越长。当长过尺把时,便如弹簧般轻轻一扯,又变长了。然后小伙子就随着小苹果的音乐,像抖空竹似将手中的面条绕着身子缠来绕去,不停抖动。那原本手掌长的面条如有了生命般,已经长到半人高了。小伙子又像变戏法似的,将那面条,在头顶绕来转去,像孔雀舞般搔首弄姿。那面条就像一条灵蛇似的,在他的手中飞来窜去,狂舞不停。又像一条长鞭,随着小伙子手舞足蹈,一会抛出老远,一会儿又被收回怀中,一会飞过我们的头顶,窜到热浪翻滚的火锅前,一会儿又腾云驾雾般地飞身退回。虽然那扯面上跳下窜,却被小伙子牢牢拽在手中,挣脱不了。
看着这扯面场景,我感觉小伙子已经不是在扯面,而是在表演舞蹈。那面薄的如一张纸,却丝毫断不了,拿捏得如此恰到好处,着实叫人称绝。就在大家的掌声中,面条被小伙子掐掉两头,扔进滚沸的火锅中。我怎么也没想到,一条面竟能玩成这样。小伙子不仅将这寻常美食带进了五星级饭店,既满足了吃客们的味蕾需求,又令大家大饱眼福,观赏到了中华面食的博大精深。
我以为小伙子的手艺了不得了,却不想,那一年在兰州一家拉面馆里,更是大开眼界。卖面的是一位回族男人,他抓起一条油光的面条,便来回地拉。手握两端,两臂均匀用力加速向外抻拉。然后两头对折,两头同时放在一只手的指缝内(一般用左手),另一只手的中指朝下勾住另一端,手心上翻,使面条形成绞索状。同时,两手往两边抻拉。面条拉长后,再把右手勾住的一端套在左手指上,右手继续勾住另一端抻拉。抻拉时的速度很快,让人有点眼花缭乱。如此,反反复复,越来越细,越来越长,越来越多。最终便如天女散花似,变成了上万根细如发丝的面条,好似一盘线。下到锅里悠悠转,捞到碗里菊花瓣。观看拉面,好像是欣赏杂技表演一般。
我还在我家楼下的山西面馆,看到了老王头削面的情景,那更是惊险。身材壮实的老王头,头顶一块垫着纱布的面团,然后站在开水锅前,双手各持两把明晃晃的长刀,然后左右开弓,在头顶上飞舞。只听嗖嗖声不断,一条条面条便如飞鱼儿窜入开水锅中。看着那明晃晃的飞刀,刀刀相接,环环相扣,面不离刀,刀不离面,让人很是担心,但老王头却神态安然,好像是在削冬瓜皮一样。他手眼一线,一棱接一棱,平刀是扁条,弯刀是棱条,削的飞快,让人在饱口福外,还饱了眼福。
看似熟稔的面技,不仅是厨师们精湛技艺的展示,更是他们对面的用心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