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合作社成为产业“火车头”
本报讯(记者 武强 通讯员 李治军 张祥海)“第一批1万只鸡苗7月入栏,引进的是北京峪口‘京红一号’品种,养126天就能下蛋。”8月16日,在商南县过风楼镇柳树湾村小栗沟组由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的养殖场里,法人代表刘龙胜向记者介绍。
今年4月,原本在商南县城跑出租车的刘龙胜,将出租车给妻子开,自己怀揣更大的致富梦在这里租地建设养殖场,并成立了合作社,吸纳10户贫困户入股,共同从事蛋鸡养殖。如今,在过风楼镇,越来越多的合作社正释放着强劲的脱贫带动效能。
脱贫攻坚启动后,过风楼镇引导各村社区积极发现动员经济意识强、敢闯敢干的农民,围绕土鸡、土蜂、生猪等养殖业,核桃、茶叶等种植业,香菇栽培和电商等产业,牵头组建合作社,以资金、设备、劳务等入股方式重点吸纳贫困户为社员,力促贫困户增收。
该镇扶贫中心、林业等部门积极为合作社提供相关服务,镇党委政府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合作社发展,并适时组织了观摩活动,及时展示合作社领头发展的产业成效。
截至7月底,该镇共有合作社36个,带动贫困户674户2117人,投入发展资金6000多万元,新建产业示范基地7个。
今年4月,原本在商南县城跑出租车的刘龙胜,将出租车给妻子开,自己怀揣更大的致富梦在这里租地建设养殖场,并成立了合作社,吸纳10户贫困户入股,共同从事蛋鸡养殖。如今,在过风楼镇,越来越多的合作社正释放着强劲的脱贫带动效能。
脱贫攻坚启动后,过风楼镇引导各村社区积极发现动员经济意识强、敢闯敢干的农民,围绕土鸡、土蜂、生猪等养殖业,核桃、茶叶等种植业,香菇栽培和电商等产业,牵头组建合作社,以资金、设备、劳务等入股方式重点吸纳贫困户为社员,力促贫困户增收。
该镇扶贫中心、林业等部门积极为合作社提供相关服务,镇党委政府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合作社发展,并适时组织了观摩活动,及时展示合作社领头发展的产业成效。
截至7月底,该镇共有合作社36个,带动贫困户674户2117人,投入发展资金6000多万元,新建产业示范基地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