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编外干部”村里香
——记宜君县棋盘镇太阳沟村“第一书记”井越
    井越(中)走访贫困户,了解具体情况。

    本报记者 王根平 通讯员 周培生 文/图
    夏日的宜君县,山清水秀、草木葱翠。位于棋周公路旁的太阳沟村在晨曦的映衬下,更显得美如画卷,村里人顺着新修水泥路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太阳沟村巨大的变化。村里人告诉记者,这都是井越的功劳。
    井越是铜川市贸易促进会干部,2015年8月,他被选派到太阳沟村担任村“第一书记”。太阳沟村是全县的贫困村之一,有3个村民小组,52户204人。
    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
    安定团结既是民心所向,又是第一要务。为了凝聚发展合力,形成民主、公正、透明的工作机制,井越深入群众、走访党员,将全村群众全部纳入组织体系之中,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村基层组织面貌焕然一新。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及时传达学习中省市县镇各级会议及文件精神,保证党员干部在思想上不落伍。他争取到单位半年的工作经费5万元,用于村两室的修缮、通电、办公设备购置和文化广场建设,为党员干部农忙期间晚上坚持学习、议事提供了物质条件。
    为解决两室建设资金缺口,井越又向县委组织部申请,争取到1万元党建经费。在两室管理上,制度上墙,健全台账,安排专人负责远教设备,组织定时收看节目,为党员干部了解外部世界,掌握各类信息提供必要条件。工作中有意识引导和使用年轻人,为村组干部队伍和党组织培养新人。
    扑下身子,入心入情埋头干
    老党员王玉来说:“自从村上来了‘第一书记’后,村党支部变了一个样,帮群众解决了很多问题。就像去年9月有群众反映庄科组移民新村巷道污水横流,特别是到了下雨天,就没法通行,井越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拉上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陈存虎一同进市上县,争取项目资金12万元,硬化庄科组移民新村巷道120米,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大问题。”
    太阳沟村地处山区,由于气候寒冷,太阳沟组村民饮水管道出现故障,全组15户61口人近半年依靠拉水生活。井越一了解到这个情况,就与县水务局多次联系争取支持,对饮水管道进行重新铺设。看着乡亲们喝上了放心水,井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不去“施恩”,而是实心帮创业
    井越从驻村开始,就自学并宣传党的扶贫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走村入户,摸清村民的基本情况,编写出《太阳沟村帮扶脱贫调研报告》,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太阳沟村发展规划》。他在调研的基础上邀请市中小企业局、市扶贫局和市贸促会主要领导到太阳沟进行调研指导,进一步明确了以党建改变陋习,以项目改善环境,以产业带动发展,以优惠政策帮扶特殊群体的发展思路。
    棋盘镇是宜君核桃的主产区,井越就从该村的核桃工艺品加工为切入点,做大做强工艺品产业带动全村周边经济发展。在包扶单位的资助下,2015年10月下旬,他带领企业负责人到核桃工艺品比较发达的黑龙江、河北省的4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和技术交流,并与河北省茂源核艺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共同出资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种类,重点解决本村和周边村子富余劳动力。同时争取市中小企业局5万元企业扶持资金,用于扩大企业规模。
    分析原因,制定各项帮扶措施
    为了更加准确真实地摸清太阳沟村各户基本情况,获得第一手资料,井越自己制订表格对全村各户的人口、劳力、耕地面积、核桃树数量、村民的各项收入,以及家庭现状进行了详细统计,并由各户主填写签字。通过纵向排队,横向对比,统一评议的方法,将全村贫困户进行排序,为后来的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提供了依据,避免了村干部讲人情、村民争利益的现象发生。
    井越将贫困户与包扶单位、镇村组干部和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其中包扶单位10户,镇村干部包扶7户,17户贫困户全部实现结对帮扶。通过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措施,并制作结对帮扶提示卡,发到帮扶人和贫困户手中,方便掌握情况和联系,真正做到扶贫对象准、分析原因准、帮扶措施准。
    在采访就要结束时,太阳沟村的村民还是围着记者,抢着说井越书记的功劳,井越面对村民的赞誉说道:“组织信任我,让我来做‘第一书记’,就是要带动大家致富脱贫,这是分内工作。”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