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5版
教育沃土催花开
——宝鸡陈仓区虢镇中学发展纪实
    虢镇中学致卓楼。

    虢镇中学学生课外科技活动。
    虢镇中学毕业典礼文艺晚会。
    本报记者 师霞
    近年来,在宝鸡市有这么一所学校,艺术教育、科技教育和体育教育硕果累累,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连年攀升,成为宝鸡教育界和广大百姓高度关注的学校,这就是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
    精细管理,提升办学实力
    在2013伊始,虢镇中学就被省教育厅正式命名为“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性学校”,该校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平台。同年8月,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结合学校工作实际,针对教育发展新形势,及时主持起草了《虢镇中学2014~2016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了“创名校、出名师、育英才”核心发展目标,将学校办成办学有特色,教育质量高,省内外有影响,陈仓人民口碑好的省级示范高中。
    对于虢镇中学的强校之路,虢镇中学的领导班子最有发言权。简短来说就是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文化建设,侵润师生心灵。信息化建设,提升教育质量。
    首先,依法治校是根本,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坚持依法办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修订完善了具体的制度,管理制度规范,积极适应教育发展新形势。深化校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扩大学校重大决策的参与面,提高师生对学校重大事项的知晓率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有效途径。学校在职称晋升、年度考核、评优树模、项目建设、物资采购和绩效工资分配等重大事情上,始终坚持做到“四公开”(即公开政策、公开办法、公开操作过程、公开终端结果),坚持校务会成员周例会,全体教师月工作会,行政教辅人员期评议,全体教职工年教代会制度,充分发挥各个层次的监督审议功能,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参政议政的热情和积极性,确保学校各项决策的科学、合理和高效。细化干部队伍建设,积极适应新常态。学校管理的重心在年级和班级,细化年级管理,夯实年级管理力量,制定《虢镇中学年级部管理办法》和《班主任管理办法》,每年聘任年级主管、副主管、班主任,中层管理干部任年级主管和副主管,形成了校级领导——年级主管——年级主任的年级管理新模式。
    而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精神的象征,是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优化育人环境,让环境熏陶人,真正的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升华人精神境界的作用。学校按照“文化环境育人”的思路,校园实现绿化美化文化,校园环境幽雅。目前,校园绿化覆盖率达58.8%,校园内林木葱茏,景石兀立,四季常绿,三季有花;建成了主题色彩鲜明、内涵深厚的8个主题园,校内建成了长达170多米的“国学文化长廊”、“书法长廊”和25面涂鸦墙,以及3个文化广场、论语书简、校训文化墙、涂鸦墙以及体现班级风采和彰显学生个性的班级文化墙。厚重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师生走到校园每个角落都能感受到优美文化环境的熏陶。
    教学手段信息化、现代化,实现信息化教学常态化。校园网络全覆盖,全部教室配置了交互式触控一体机,实现了班班通,任课教师均能熟练使用交互式触控一体机进行多媒体教学,年使用量达43200余次;建成了全自动录播室,先进的录播设备,实现了精品课录制、示范课教学和网络教研的需要,自投入使用以来,共录制精品课和示范课60余节;建成了校园电视台和校园电子大屏;高标准配置了电脑教室,满足了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需要;建成了教学资源“四库”(微型课视频库、试题库、课件库、教案与学案库)。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学校信息化建设走在宝鸡市高中学校前列,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形成了教学活动信息化、教学资源可视化,展示交流便捷化,学习活动个性化等特色教育教学亮点。
    优化队伍,夯实内涵发展根基
    国家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当代世界教育事业发展共同的关键因素,提高教师质量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竞争的核心要素。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发展,实施“名师工程”,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养深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素质一流,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求的学习型、研究型和专家型教师队伍。”经过三年的发展,学校名师队伍显著壮大。
    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教师积极性的高低和履行工作岗位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价值观念。学校一直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办法,加强内外沟通交流与合作,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徐赐成教授、陕西好教育联盟李庆久教授等教育专家来校做教师专业化成长和课堂教学报告,派教师到西安高新一中、商洛市镇安县第二中学等学校参观学习,通过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校做报告和派出教师到省内外学习交流,开阔教师视野,更新教学理念,让新理念引领教师发展。
    积极开展错时教研,调整课表,每个学科在周内错开时间集中教研,语数外学科教研时间为半天,理化生政史地体英美教研时间为2小时,每周全体教师准时参加,通过上示范课、教学交流等形式,充分发挥教研组全体教师集体智慧,有力解决了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研效率,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通过完善“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三级骨干体系建设,坚持提前动手,尽早规划,反复磨课,层层赛教,抓好教学能手评选,使更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各级教学能手,培养一批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建设措施,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近年来,名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1名教师获陕西省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余名教师获得省市区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学科名师。
    突出德育特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德育教育新途径,培养全面发展之人才。开展“开放教育”,充分利用家长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完善德育预警机制;开展“仪式教育”,学生参加升国旗仪式、18岁成人仪式、入党(团)仪式、毕业典礼文艺晚会等活动,让学生在仪式中体验角色的转变,通过角色扮演的实践来达到对学生进行角色教育的目的;升华“榜样教育”,开展好三好学生、学习标兵、行为规范标兵、特长生、优秀班干部等评选活动,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形成学有榜样,超有目标的良好氛围。
    开展多元社团活动,每周星期二和星期三为学生社团活动时间,坚持开展了航模社、机器人社、舞蹈社、合唱社、篮球社、绘画社等一系列社团活动,2016年,学校社团积极参加了省市区级机器人竞赛活动,在区级比赛中包揽了区级一二等奖,在市级比赛中,以优异成绩取得上省参赛资格,在省级比赛中,6名学生参赛,均获一二等奖。积极参加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2015年陕西省中小学生‘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高中组一等奖”。积极参加汉字听写大赛,被宝鸡市教育局评为“第二届陕西省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宝鸡市选拔赛(高中)组二等奖”。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使校园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所学校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学校追求的目标。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每天做好上午课间操和下午活动课体育锻炼活动,确保参加阳光体育锻炼1小时。每年坚持开展田径运动会,篮球赛、足球赛、趣味运动会、校外远足等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目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显著增强,每年在校田径运动会上体育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成绩连年攀升,打破校运动会记录的人越来越多,在省市区级大型体育比赛中,获奖人数越来越多,获奖层次越来越高,特别是2014年在陕西省十五届运动会上800名学生团体操表演受到与会领导的高度赞扬,2015年全体师生参加的20公里校外远足活动受到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在宝鸡市2015~2016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市级决赛高中组的决赛中获高中组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近三年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从硬件建设和师资配备方面不断完善,坚持开展期中、期末、高考等考试的考前和考后集体心理健康辅导工作。通过集体心理讲座、个体心理疏导、邀请省内外心理专家零距离辅导等形式,学生学习压力明显得到缓解,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近三年,虢镇中学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连续三年高考二本上线率居全市第二的好成绩,数理化生学科竞赛也在全市领先。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优秀单位”、“陕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学校发展水平督导评估发展水平督导评估316工程先进集体”、“陕西省质量工作先进集体”、“陕西最美校园”、“陕西省校本研修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骨干教师培养示范学校”、“陕西省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先进学校”、“陕西省中学生生物竞赛优秀组织奖”、“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陕西赛区)联赛优秀组织奖”、“陕西省中学生数学竞赛优秀组织奖”、“陕西省中学物理竞赛优秀组织奖”、“陕西省中学生化学竞赛优秀组织奖”、“陕西省第七届青少年科普知识竞赛先进单位”、“中韩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学校”等3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的虢镇中学立足教育综合改革的新形势下,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教学研究,严格过程管理,提升办学实力,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办人民满意的高中教育。G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