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大荔县白马营村
500吨大葱滞销找下家

    本报讯(记者 张永录)葱姜蒜是家家做饭少不了的调料,一年四季也都能买得到。然而日前大葱的滞销却难倒了大荔县白羌白镇马营村种植大葱的村民们。
    7月3日,当记者见到白马营村的刘喜民时,他不顾炎热正在西安的各大菜市场东奔西跑,推销大葱。小刘说,自家十亩地里的大葱长势正好,却无人问津。
    当记者来到大荔县羌白镇白马营村,绿油油的大葱正是收获的季节,本可以收获票子,可村里却没有一个人高兴得起来。
    50多岁的白马营村村民程师傅告诉记者:“咱们这是个大葱种植示范村,去年葱已经都卖到一块多了,现在卖到三毛一斤才能保本,化肥啥的投入才能保住。”
    这里地处沙地,大葱种得特别深,葱白部分都有一尺长了。
    老程说:“咱这沙地葱,生产环境无污染,生态环保,你看一咬,脆得很,一丝辣,一丝甜,口感好得很。”
    看着眼前这一片一米多高绿油油的大葱,白马营村的村民们没有半分丰收的喜悦,亩产两千斤,全村五百亩地就是五百吨,不少村民用助力车把葱运到两百公里外的西安,可这样的奔波毕竟解决不了问题。
    虽说蔬菜水果的价格随行就市每年都有变化,但也许有人正需要这样高品质的沙地大葱却没有渠道。
    希望有好心人在看到新闻后,有需求的人能够来这里购买,别让高品质的大葱没有出路,别让辛苦几个月的村民们血本无归。
    联系人:刘喜民
    电话:18092089818
    地址:大荔县羌白镇白马营村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