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我的家乡武新


岐山 杨智文
武新不新,是一个古老的自然村。它隶属岐山县青化镇。相传周文王时代,这里有一个清香四溢的大花园,文武二王在处理国事之余,常常会携家眷来这里观鸟赏花,是一块风水宝地。据说,镇子西边的募化村村名也是源于西周时期人们慕名赏花之意。
武新村在镇子东南3公里处,东距法门寺4公里。自古以来,村里人人爱鸟护树,村子也就掩映在一片林海之中。近年来,我常年奔波在外,不论走到哪里,在给别人介绍家乡时,总会自豪地说,我家住在一个鸟语花香的村庄里。在武新村,村民把教育孩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短短十年间,武新这个小小的自然村就向国家输送了40多名大中专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才子村”。1980年,武新村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文明村。
武新是我的出生地,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民风淳朴,邻里和睦,村民善良。一直以来,村子里没有发生过一起治安案件,不论谁家有个婚丧嫁娶,全村人都会出动,出人出物给予帮助。这些年,武新村的后生们更是干出了喜人成绩,村里不仅出了博士生、国企董事长、私企明星,还出了10多个县团以上干部;就是留在家里的,也是种粮粮丰收,务果果高产,村里家家户户建起了阔绰的四合小院,一半以上农户盖起了两层楼房,彩电、摩托、洗衣机,几乎家家都有,私家车也不再是城里富裕人家的专有。而今,村里年轻人天南海北闯荡,种花养草就成了村里留守老人们最大的乐事。
武新村的后生们最孝顺。每年春节,在外的儿女不论离家多远,都会放下手头事情,带上丰盛的新年礼物,回到村子里,回到父老乡亲中间,与乡亲们一起吼秦腔、敲锣鼓、赶旱船、掀牛九,欢度传统佳节。那火树银花的喜庆与欢乐,甭提有多热闹。
作为武新村的儿女,我的家乡情节特重,每次外出,不论在北京、兰州,还是西安、宝鸡,村子总是不经意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住在宾馆里,村子里的树木、房子、乡亲,还有阡陌交错的原野,就会浮现眼前。总觉得城市太嘈杂,缺少村子里的那一份宁静,那一份亲情,那一份绿油油的生机和金灿灿的成熟。
我爱我的家乡,我相信,武新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武新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