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家庭鸡场,一个现实的梦




通讯员 张鹏飞 记者 邵林喜
出生于洛南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张军洛,15岁时因骨髓炎致残,家境贫寒。上世纪90年代,张军洛家里七口人,仅有四间低矮的土房,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娶妻不久,父母相继因脑梗塞致残,住院看病花费全靠借贷。自幼饱尝了生活艰辛的他自强乐观,立志发展养鸡产业,写出属于自己的美丽人生。
因梦走上养鸡路
张军洛初中毕业后,种过地、打过工,但终因身体原因,他最终选择了发展养殖业。
1993年,张军洛用辛苦攒下的钱饲养了50只鸡,但由于他缺乏经验,使得投资打了水漂。
失败并没有打垮张军洛,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创业勇气。为了提高养鸡技术,张军洛挨家挨户到养鸡大户家中学习,同时他还积极听广播、看科技书籍、从网络上查资料,从而获得了一定的养殖经验。
1995年,张军洛将养鸡规模扩大到200只鸡,当年收入了4000元。第三年,他的养鸡规模已扩大到350只,这一年张军洛挣了9000元。
2007年,尝到甜头的张军洛做出了一个大胆决策,一下将饲养规模扩大到2400只,一跃成为洛南县名副其实的“鸡”大王。
建自动化养鸡场
随着养鸡规模的加大,张军洛认识到家庭型饲养的局限性。于是,他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利机遇,在远离村庄的洛河边规划建设自动化养鸡场,开始研究现代化养鸡模式。2008年他在县畜牧局、县残联和城关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00万元建起了占地6余亩、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的全县首个自动化鸡场。蛋鸡饲养舍两栋760平方米,并设立了生活室、办公室、药械室、培训咨询室、消毒室等区域。目前张军洛养鸡场年饲养蛋鸡10000只、产值180万元、利润40余万元。
“我从心里特别佩服爸爸。他常告诉我,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不放弃、敢拼就会赢!”张军洛的儿子张恒自豪地说。
带领乡亲共致富
如今的张军洛家里也盖起了三层小洋楼,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但他脱贫后,不忘带领身边的残疾人共同致富。
张军洛将自己这些年总结的养鸡经验毫不保留的传授给身边的乡亲们和周围的残疾人,同时还积极对养鸡户进行技术培训、业务指导、上门防疫,并向他们提供良种小鸡、低价饲料、市场信息等,张军洛因此深受乡亲们及残疾人的喜爱。
在张军洛的热心帮助下,石门镇的残疾人王勇修建了洛南县第二个残疾人养鸡场;石坡镇残疾人安景峰(坐轮椅),以坚强的勇气由50只鸡发展500多只,而且产的鸡蛋远销西安,成为地道的纯天然蛋,残疾人白军洛在他的帮扶下,他既有了自己的大棚菜,现在还养了一些鸡……
2015年,由他倡导,在张军洛的养鸡场成立了由他任会长的残疾人创业协会。如今,张军洛自动化养鸡场已被省、市、县三级残联确定为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