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读书方法浅谈
三原 李凯
毫无疑问,读书是要有方式方法的。别人坐着读、躺着读,你站着读、蹲着读,靠在沙发上未尝不可,这取决于个人的习惯与爱好。科技日新月异,电子阅读、听书逐渐流行,花样翻新,新瓶装旧酒,目的并未改变。学习知识文化,增长见识经验,感受文心才气,沉醉故事缠绵,研究学术思想,最不济也可以打发无聊的时光。
古人读书名言甚多,却以“好读书,不求甚解”最为有名。这句话看起来很随便,不认真,却蕴含了很深的道理。好读书,仅一“好”字,便不知高出世人凡几。人类的通病是好感易动,缺乏冷静,而读书却非得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不可。不求甚解,不讲求很详细的明白。读书能明白自然最好,可惜经常事与愿违。古代的典籍,深奥的哲理,异域的文化,朦胧的诗歌,都不是那么容易弄懂的。这个时候,要么继续,要么放弃。硬着头皮去读,自然是不太懂,但愈是这样,愈见得精神的可贵。读完之后,记在心里,有事没事琢磨思考,于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也不过如此。
陶渊明的境界我们达不到,但我们可以做到坚持。今天读几页,明天通一章,坚持下去,迟早有读完弄懂的一天。读书学习贵在坚持,“最无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有恒,何必三更灯火五更鸡”。心浮气躁之人,注定一事无成。要潜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书,安安静静地思考,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欺骗,切忌被喧嚣的热闹干扰,远离虚华,拒绝诱惑。
结合自身经验,笔者总结出读书的四种方法与五重境界。
读书四法,第一是对于经典书籍和所学专业,应当反复念诵,不断研究,终生不辍;第二是对于报纸杂志、散文随笔的阅读,应当是匆匆浏览,速读为要,直到找到精彩处,再慢慢品味不迟;第三是对于小说、戏剧的阅读,大部头如《红楼梦》等作品,实在是读不了几遍,读这类书籍要记住大致情节,然后时时回味,与人讨论,方可理解;最后是对于专业领域之外的书籍,也不能忽视,最少也要看看简介,翻翻目录。天下学问本一家,读到通时功夫成。
五重境界分别为:识文断字,领略文采,通晓义理,研究思想和融入生活。五重境界虽有递进之序,却无高下之分。比如识文断字吧,看起来是普通大众的水平,但若一直钻研下去,治《尔雅》,作训诂,那也是十分高深的学问。融入生活位于最后,但有些人读书跳过了前四重境界,在他们眼中,读书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人生的一部分,和吃饭、穿衣、睡觉一样必不可少,而且乐趣无穷。
四种方法,五重境界,笔者姑妄言之,且待圣贤之语,大德之言。读书一事,不可轻视,方式方法,则需讲究,境界有大小,学问无高下,卷轴册页间,笔墨沁香传。
毫无疑问,读书是要有方式方法的。别人坐着读、躺着读,你站着读、蹲着读,靠在沙发上未尝不可,这取决于个人的习惯与爱好。科技日新月异,电子阅读、听书逐渐流行,花样翻新,新瓶装旧酒,目的并未改变。学习知识文化,增长见识经验,感受文心才气,沉醉故事缠绵,研究学术思想,最不济也可以打发无聊的时光。
古人读书名言甚多,却以“好读书,不求甚解”最为有名。这句话看起来很随便,不认真,却蕴含了很深的道理。好读书,仅一“好”字,便不知高出世人凡几。人类的通病是好感易动,缺乏冷静,而读书却非得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不可。不求甚解,不讲求很详细的明白。读书能明白自然最好,可惜经常事与愿违。古代的典籍,深奥的哲理,异域的文化,朦胧的诗歌,都不是那么容易弄懂的。这个时候,要么继续,要么放弃。硬着头皮去读,自然是不太懂,但愈是这样,愈见得精神的可贵。读完之后,记在心里,有事没事琢磨思考,于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也不过如此。
陶渊明的境界我们达不到,但我们可以做到坚持。今天读几页,明天通一章,坚持下去,迟早有读完弄懂的一天。读书学习贵在坚持,“最无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贵有恒,何必三更灯火五更鸡”。心浮气躁之人,注定一事无成。要潜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书,安安静静地思考,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欺骗,切忌被喧嚣的热闹干扰,远离虚华,拒绝诱惑。
结合自身经验,笔者总结出读书的四种方法与五重境界。
读书四法,第一是对于经典书籍和所学专业,应当反复念诵,不断研究,终生不辍;第二是对于报纸杂志、散文随笔的阅读,应当是匆匆浏览,速读为要,直到找到精彩处,再慢慢品味不迟;第三是对于小说、戏剧的阅读,大部头如《红楼梦》等作品,实在是读不了几遍,读这类书籍要记住大致情节,然后时时回味,与人讨论,方可理解;最后是对于专业领域之外的书籍,也不能忽视,最少也要看看简介,翻翻目录。天下学问本一家,读到通时功夫成。
五重境界分别为:识文断字,领略文采,通晓义理,研究思想和融入生活。五重境界虽有递进之序,却无高下之分。比如识文断字吧,看起来是普通大众的水平,但若一直钻研下去,治《尔雅》,作训诂,那也是十分高深的学问。融入生活位于最后,但有些人读书跳过了前四重境界,在他们眼中,读书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人生的一部分,和吃饭、穿衣、睡觉一样必不可少,而且乐趣无穷。
四种方法,五重境界,笔者姑妄言之,且待圣贤之语,大德之言。读书一事,不可轻视,方式方法,则需讲究,境界有大小,学问无高下,卷轴册页间,笔墨沁香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