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加强农村党员党性教育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评论之十二
    本报记者 张忠德
    农村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基石,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是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致富的主力军。中央部署开展“两学一做”,对于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大意义,同样对于加强农村党员党性教育常态化无疑也是一种契机。
    说到这里,一些农村干部群众也许会问:什么是党性?是的,加强党性教育,提升党性修养,首先必须搞清楚党性的内涵。所谓党性,正统的说,就是一个政党所固有的最本质的特性,是阶级性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党性是其灵魂和本质。每一位党员都应具备纯洁而坚强的党性修养。中国共产党在《党章》中,对党性作了权威表述;而“两学一做”,学是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党章更是基础中的基础,是加强农村党员党性教育、提升党性修养的基石。
    虽然,近年我们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发挥了基础骨干应有的带头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农村党员党性观念淡化的现象还很突出。比如,有些党员长期不参加组织活动,不主动缴纳党费;失联党员、流动党员、“口袋”党员等大有人在;个别党员忘却党员身份,将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思想上不求上进,作风上漂浮不定;少数党员在党不爱党,稍不如意就背后议论,甚至在群众中发泄对组织、对社会的不满,从来不遵循党的组织原则,严重败坏党的形象,损害党的威信。诸如此类,与一些党员入党后很少主动学习党章不无关系。因此,当前在农村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必须加强党性教育、突出党章学习。
    如何加强农村党员党性教育?澄城县王庄镇的做法是个有益探索。据《陕西日报》5月6日报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该镇党委制订了“送党章、学党规,送党徽、亮身份,加强农村党员党性教育”的实施方案,向每一名党员发送党章、党徽和学习教育小书包,营造出良好学习教育氛围,也极大调动了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的积极性。他们把党章送到每一名党员手中,通过书记领学、党员自学和分组学、集中学,让大家把党章的重点部分划出来、关键内容记清楚,真正做到全面理解党的纲领、牢记党的宗旨和党员义务权利,真正做到尊崇党章、遵守党章、维护党章,学思践悟、知行合一。
    基于农村党员年龄差距大、文化程度差异大、整体素质不高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我们一定要创新农村党员党性教育形式、丰富农村党员党性教育内容。首先,应积极开展各类农村党员易于理解、喜闻乐见的党性教育活动,比如观看影片、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办农民夜校、发放党史通俗读物等等,那种理论性太强的书籍、资料学习效果反而不好。其次,还应该丰富农村党员党性教育的内容,适当融入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比如法律常识、致富经验、实用技术等等,健全农村党员的整个知识体系,进而促进农村党员的党性修养不断提高。
    农村党员党性修养的提高,是检验“两学一做”取得实效的关键,也事关各项事业建设的成败。所以,要增强农村党员的党性修养,必须要加大对农村党员的学习教育活动,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强化有为,为争做一名合格党员,发挥党员先进性模范性能动性打牢基础、做实保障。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