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读书是生活
■冯积岐
今年春节,我是在深圳度过的。在深圳那半个月里,我没有接触深圳的一个作家,而是和搞企业的年轻人交谈了好几次。这些七零后或八零后的老板们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和我想象中的大不一样,最使我钦佩的是他们的读书。我在内地生活惯了,而且生活在所谓的文化大省,我总以我,我们那里的经济发展赶不上沿海地区,而文化水平可以自卖自夸。深圳之行,击碎了我一厢情愿的自我估价:并非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就是文化沙漠。
我接触的第一个老板是1973年生人,故乡在陕西,来深圳有二十多年了,经营着三百多人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他的资产有几千万了。他告诉我,他在2015年读了十本书,总字数有两百多万。文学、政治、经济、哲学、电子、经营,各类书他都涉猎。他说,他再忙,每天晚上读几个小时的书才入睡。他告诉我,读书对他来说,不是一种功利,不是为了什么,读书就是生活,就是活着,不读书会导致神经萎缩或精神死亡。
我接触的第二个老板是八零后,江西人,经营着三十多个人的工厂,资产几百万。他听说我是写书的,一见面,就向我索要我的作品。我问他有没有时间读书?他说,不是有时间没有时间的问题,人活着,不只是为了赚钱,读书会使人活着更有趣味,更有质量,钱不能改变人的气质,读书不仅可以给知识库存中增加分量,读书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说,搞企业和读书不相悖。他去年读了五本书,有点少了,新的一年要多读。
有一个经营饭馆的年轻老板只有九个员工,他说他每天晚上九点半左右下班。回家后,读书读到十二点半,天天如此,他给我说,不仅仅他是这样,在深圳,搞经营的人都读书,都有学养,如果你没有学养,圈内人都会小看你,你也觉得自己很矮小,很干枯。拥有的企业和资产使这些年轻人有了经济地位,而读书使他们的生活有色彩,更加富有。
在深圳,读书不只是一种需要,而是一种生活,是生命的自觉。
回到西安,我去一家有三十多名员工比较有规模的面庄去吃面。我问那个姓张的老板,你有时间读书吗?老板瞅了我一眼扑哧笑了,似乎我的问话离题太远,对他是一种羞辱。老板又斜视了我一眼:“读书?读什么书?我有病,得是?”大概,在老板的心目中,只有赚钱才是硬道理。读书不会给他带来路虎车,不会带来小别墅,不会带来清点钞票的愉悦。问他读书,就等于问他一加一等于几。
不要说这些老板们不读书,就拿我自己来说,一年最多也只读四、五本书。据我所知,省内浮在上面的、那些走红的年轻作家本来就没有读几本书,他们每年能读三、四本书,也算是没有哄自己。文化大省大在哪里呢?不争的事实是,没有大在读书上。(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岐山县人,著名作家。)
今年春节,我是在深圳度过的。在深圳那半个月里,我没有接触深圳的一个作家,而是和搞企业的年轻人交谈了好几次。这些七零后或八零后的老板们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和我想象中的大不一样,最使我钦佩的是他们的读书。我在内地生活惯了,而且生活在所谓的文化大省,我总以我,我们那里的经济发展赶不上沿海地区,而文化水平可以自卖自夸。深圳之行,击碎了我一厢情愿的自我估价:并非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就是文化沙漠。
我接触的第一个老板是1973年生人,故乡在陕西,来深圳有二十多年了,经营着三百多人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他的资产有几千万了。他告诉我,他在2015年读了十本书,总字数有两百多万。文学、政治、经济、哲学、电子、经营,各类书他都涉猎。他说,他再忙,每天晚上读几个小时的书才入睡。他告诉我,读书对他来说,不是一种功利,不是为了什么,读书就是生活,就是活着,不读书会导致神经萎缩或精神死亡。
我接触的第二个老板是八零后,江西人,经营着三十多个人的工厂,资产几百万。他听说我是写书的,一见面,就向我索要我的作品。我问他有没有时间读书?他说,不是有时间没有时间的问题,人活着,不只是为了赚钱,读书会使人活着更有趣味,更有质量,钱不能改变人的气质,读书不仅可以给知识库存中增加分量,读书还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说,搞企业和读书不相悖。他去年读了五本书,有点少了,新的一年要多读。
有一个经营饭馆的年轻老板只有九个员工,他说他每天晚上九点半左右下班。回家后,读书读到十二点半,天天如此,他给我说,不仅仅他是这样,在深圳,搞经营的人都读书,都有学养,如果你没有学养,圈内人都会小看你,你也觉得自己很矮小,很干枯。拥有的企业和资产使这些年轻人有了经济地位,而读书使他们的生活有色彩,更加富有。
在深圳,读书不只是一种需要,而是一种生活,是生命的自觉。
回到西安,我去一家有三十多名员工比较有规模的面庄去吃面。我问那个姓张的老板,你有时间读书吗?老板瞅了我一眼扑哧笑了,似乎我的问话离题太远,对他是一种羞辱。老板又斜视了我一眼:“读书?读什么书?我有病,得是?”大概,在老板的心目中,只有赚钱才是硬道理。读书不会给他带来路虎车,不会带来小别墅,不会带来清点钞票的愉悦。问他读书,就等于问他一加一等于几。
不要说这些老板们不读书,就拿我自己来说,一年最多也只读四、五本书。据我所知,省内浮在上面的、那些走红的年轻作家本来就没有读几本书,他们每年能读三、四本书,也算是没有哄自己。文化大省大在哪里呢?不争的事实是,没有大在读书上。(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岐山县人,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