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投71亿元升级改造农村电网
特约撰稿 吴长宏 通讯员 王世华 本报记者 王缠卫
5月9日,记者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获悉,“十三五”期间,该公司规划投资71亿元,进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优化建设模式,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适应农村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直管直供区实现100%电气化县(区)
多年来,陕西省电力公司累计投资150亿元用于直供电服务的41个县、区范围内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累计新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60座、35千伏变电站113座,新增10千伏配变容量1207.5万千伏安。
2006年率先实现“户户通电”。电气化县建设率达到100%,解决陕南345个移民安置点用电问题,治理农村“低电压”28万户。农村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降到10.6小时,较2010年降低9.9小时。
至2015年,该公司35千伏农网优质工程比率达到100%,10千伏及以下农网优质工程比率达到97%,配电网工程标准物料应用率实现100%,先后有10项工程荣获国家电网公司农网“百佳工程”,累计建成32个新农村电气化县、297个新农村电气化乡、4293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公司供电区域具备电气化县建设条件的县(区),100%实现了新农村电气化县,新农村电气化乡、村建设比率也分别达到46.8%、40.9%。
71亿打造陕西现代化农村电网
“十三五”期间,国网陕西公司规划投资71亿元,在直供电服务的41个县(区)进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打造现代化农村电网。
主要任务包括:实施“井井通电”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农田灌溉机井通电和改造任务1.1万眼,惠及30个县(区)995个村,受益农田面积101.6万亩。实施村村通动力电,2017年底前完成1321个村(其中贫困村892个)动力电不足改造,涉及32个县(区)农村居民101万人。
实施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1042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10千伏、0.4千伏接网工程线路共计105公里,新增10千伏配变60万千伏安。
推进西部及贫困地区农网供电服务均等化,提升扶贫开发重点县、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革命老区供电服务和解决经营区内农村用户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问题。其中2017年前新增10千伏配变32.4万千伏安,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1521公里。
国网陕西电力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20年,国网陕西电力经营区农网供电可靠率将从目前的99.7%提高到99.9%,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不高于9小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7%,中心村供电架空线路绝缘化率100%,城镇地区10千伏线路平均供电半径不超过6公里,乡村地区不超过15公里,0.4千伏线路平均供电半径不超过500米。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2kVA/户。农网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通信网和智能电表覆盖率均达到100%,基本实现城乡电网一体化目标。
发扬“工匠精神”建设一流工程
国网陕西电力要求,各施工单位要发扬“工匠精神”,确保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部建成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创建活动的示范工程。
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标准执行C类供电区建设标准,导线截面按饱和负荷、线路全寿命周期一次选定,架空线路全部绝缘化,400V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超过400米,三相动力电到农户。
“井井通电”工程按照低压电网到机井井口标准建设,配变距离机井的线路距离不大于500米,选用50kVA、100kVA两种容量的节能型配变。架空线路、杆塔、电缆、断路器等主设备容量、导线截面、设备使用寿命等参数标准要做到“一步到位”,确保30年内设备不大拆大换。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要求,按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依规管好农网项目。加强对承包商的监督,严禁将工程违规转包和分包。加强对施工队伍监督,防止借农网改造升级之机向农民乱收费、搭车收费或吃拿卡要等。
5月9日,记者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获悉,“十三五”期间,该公司规划投资71亿元,进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优化建设模式,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适应农村消费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直管直供区实现100%电气化县(区)
多年来,陕西省电力公司累计投资150亿元用于直供电服务的41个县、区范围内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累计新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60座、35千伏变电站113座,新增10千伏配变容量1207.5万千伏安。
2006年率先实现“户户通电”。电气化县建设率达到100%,解决陕南345个移民安置点用电问题,治理农村“低电压”28万户。农村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降到10.6小时,较2010年降低9.9小时。
至2015年,该公司35千伏农网优质工程比率达到100%,10千伏及以下农网优质工程比率达到97%,配电网工程标准物料应用率实现100%,先后有10项工程荣获国家电网公司农网“百佳工程”,累计建成32个新农村电气化县、297个新农村电气化乡、4293个新农村电气化村。公司供电区域具备电气化县建设条件的县(区),100%实现了新农村电气化县,新农村电气化乡、村建设比率也分别达到46.8%、40.9%。
71亿打造陕西现代化农村电网
“十三五”期间,国网陕西公司规划投资71亿元,在直供电服务的41个县(区)进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打造现代化农村电网。
主要任务包括:实施“井井通电”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农田灌溉机井通电和改造任务1.1万眼,惠及30个县(区)995个村,受益农田面积101.6万亩。实施村村通动力电,2017年底前完成1321个村(其中贫困村892个)动力电不足改造,涉及32个县(区)农村居民101万人。
实施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1042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任务。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接网工程,2017年底前完成10千伏、0.4千伏接网工程线路共计105公里,新增10千伏配变60万千伏安。
推进西部及贫困地区农网供电服务均等化,提升扶贫开发重点县、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革命老区供电服务和解决经营区内农村用户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问题。其中2017年前新增10千伏配变32.4万千伏安,新建、改造10千伏及以下线路1521公里。
国网陕西电力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20年,国网陕西电力经营区农网供电可靠率将从目前的99.7%提高到99.9%,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不高于9小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7%,中心村供电架空线路绝缘化率100%,城镇地区10千伏线路平均供电半径不超过6公里,乡村地区不超过15公里,0.4千伏线路平均供电半径不超过500米。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2kVA/户。农网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配电通信网和智能电表覆盖率均达到100%,基本实现城乡电网一体化目标。
发扬“工匠精神”建设一流工程
国网陕西电力要求,各施工单位要发扬“工匠精神”,确保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部建成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创建活动的示范工程。
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标准执行C类供电区建设标准,导线截面按饱和负荷、线路全寿命周期一次选定,架空线路全部绝缘化,400V供电区域供电半径不超过400米,三相动力电到农户。
“井井通电”工程按照低压电网到机井井口标准建设,配变距离机井的线路距离不大于500米,选用50kVA、100kVA两种容量的节能型配变。架空线路、杆塔、电缆、断路器等主设备容量、导线截面、设备使用寿命等参数标准要做到“一步到位”,确保30年内设备不大拆大换。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要求,按照《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项目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规定,依法依规管好农网项目。加强对承包商的监督,严禁将工程违规转包和分包。加强对施工队伍监督,防止借农网改造升级之机向农民乱收费、搭车收费或吃拿卡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