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4版
秦家塔村来了个“兵书记”
    薛亚利(右二)和村委会成员为合作社分发鱼苗。

    本报记者 张永录 通讯员 刘传鼎 董富康 文/图
    旬阳县吕河镇秦家塔村的“第一书记”薛亚利当兵二十多年了,自从承担起县上的脱贫任务后,他用担责和热情很快成为村上“红人”。一位危房户群众拉住县双创办领导的手激动地说:“感谢你们派来了一位‘兵书记’,为我们贫困户带来了福音。”
    当旬阳县委、县政府给双创办下达包联脱贫村工作任务后,薛亚利自告奋勇地说:“我去秦家塔,凭着多年在农口单位的工作阅历和经验,有信心和决心把秦家塔村脱贫工作搞好。”他扛起被褥,背上换洗衣服,带着生活用品,来到了坝河流域的秦家塔村,当起“兵书记”挑战脱贫村的任务。
    薛亚利在村支部书记黄振宽的陪同下,入组到户摸底调查,全面了解133家贫困户基本情况,并为所包联的对象制定了帮扶计划。村上利用桂花电站库区资源,成立了旬阳县桂花香农民农业专业合作社,让全村村民入股。目前,全村入股220户,股金36万元,其中贫困户89户,股金13.5元。已投放鱼苗25吨、5万尾。通过让务工老板罗昌斌返乡发展产业,投资200万元,新办养猪场和粉条加工厂目前,正在建厂之中。
    薛亚利让村主任罗龙竞扩大养羊场规模,带动周边群众养羊30头以上大户10个。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组织外出务工,目前已有26人被他介绍到城区酒店、商场超市、餐饮业和建筑行业等处务工。有7户贫困户通过“兵书记”联系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下种植了魔芋各2亩以上。
    因病致贫的胡开军一家是薛亚利这个“兵书记”的牵挂,他到医院帮忙协调看病减免一部分费用,到合疗办协调医疗报销,到民政部门申请大病救助,为长期拄拐杖、行走艰难的胡开军到残联申请轮椅。还为贫困户家里患有精神病的儿子联系到博爱医院住院治疗,并协调减免费用等等。
    当兵的人勇于挑战困难,为了不增加村民的负担,薛亚利在扶贫村居住房屋内自开伙食,不打扰村民。每回县城一次就自费购买和备足粮食、蔬菜和油盐,工作之余自己动手,办其属于自己和包村工作队的伙食。当单位领导王均再次到村检查指导脱贫工作时,正在帮罗昌斌指导建设粉条加工厂的薛亚利说:“我这个周要加紧工作,争取在周五下班前把近期工作落实到位,本周末我想回家,见一下家人,顺便也改善一下伙食。”
    这就是一位“兵书记”的情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