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科技服务到农家
本报讯(通讯员 袁红丽 记者 王宏海)四月时节,春意融融,走在富县乡村,一派忙碌景象映入眼帘。一堆堆农家肥堆在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机器轰隆、人们平整土地、施肥的场景。
直罗镇北河村的稻农彭金水正在收拾自家的稻田。“去年我种了4亩稻子,除了家里留了800多斤米,还收入9000多元,今年我打算把家里的8亩多旱地改成水田种稻子。”老彭告诉记者,现在种植水稻全部都是机械化,比种玉米还省事。
老彭有这么大的决心,还得从头说起。2015年,玉米价格降到了5毛多钱一斤,一亩玉米收入还不到400元,而大米的价格卖到近3元,亩产值可达2400多元。
“看到了这么好的效益,今年村里的村民要求将玉米田全部改为水田种水稻。”村主任王改平告诉记者,几年前水稻的产量和产值远远没有这么高,能取得这么好的收入,也得益于县农技中心的技术支持。
自2013年富县创建国家良好农业规范示范县以来,富县2000亩水稻通过了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直罗贡米凭借其良好的口感,知名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经济效益也在逐年增加。
4月11日一大早,县农技中心副主任郭菊琴就和同事一起赶往了直罗镇真庄村,从种稻到收稻,每年她都要在村子住几个月,她告诉记者:“每年春耕备耕时节,农技中心人员抓住时机下到村组、田间地头,指导技术培训、召开托盘育秧、机插秧现场演示会。我们制定了水稻操作规程,年平均亩增产量42公斤。”
为了让稻农真正得到实惠,富县推广了“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积极推广机械化,为百合水稻专业合作社配备了大型拖拉机、深翻机、耙田机、插秧机、收割机,让稻农从种植、技术服务、收割、销售都无后顾之忧。
据介绍,该县农技中心还根据土样采集测试结果,制作施肥建议卡发放到农民手中,指导农民根合理、科学施肥,提高配方肥的利用率和普及率,每亩地可节省投入150元。
直罗镇北河村的稻农彭金水正在收拾自家的稻田。“去年我种了4亩稻子,除了家里留了800多斤米,还收入9000多元,今年我打算把家里的8亩多旱地改成水田种稻子。”老彭告诉记者,现在种植水稻全部都是机械化,比种玉米还省事。
老彭有这么大的决心,还得从头说起。2015年,玉米价格降到了5毛多钱一斤,一亩玉米收入还不到400元,而大米的价格卖到近3元,亩产值可达2400多元。
“看到了这么好的效益,今年村里的村民要求将玉米田全部改为水田种水稻。”村主任王改平告诉记者,几年前水稻的产量和产值远远没有这么高,能取得这么好的收入,也得益于县农技中心的技术支持。
自2013年富县创建国家良好农业规范示范县以来,富县2000亩水稻通过了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直罗贡米凭借其良好的口感,知名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经济效益也在逐年增加。
4月11日一大早,县农技中心副主任郭菊琴就和同事一起赶往了直罗镇真庄村,从种稻到收稻,每年她都要在村子住几个月,她告诉记者:“每年春耕备耕时节,农技中心人员抓住时机下到村组、田间地头,指导技术培训、召开托盘育秧、机插秧现场演示会。我们制定了水稻操作规程,年平均亩增产量42公斤。”
为了让稻农真正得到实惠,富县推广了“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模式,积极推广机械化,为百合水稻专业合作社配备了大型拖拉机、深翻机、耙田机、插秧机、收割机,让稻农从种植、技术服务、收割、销售都无后顾之忧。
据介绍,该县农技中心还根据土样采集测试结果,制作施肥建议卡发放到农民手中,指导农民根合理、科学施肥,提高配方肥的利用率和普及率,每亩地可节省投入1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