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2版
把问题意识贯穿于学习教育中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系列评论之二
    本报记者 张忠德
    经过这几年从严管党治党的实践,党员干部整体素养和作风都有了很大提升,工作面貌也大为改观,但一些问题依然存在,潜滋暗长,难以根除。如果从严治党的力度和步伐有所滞缓,或者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就会功亏一篑,为党的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记者分析认为,这就是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之后,党中央为什么部署今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如何确保在全党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际成效呢?关键是要把问题意识贯穿于整个学习教育活动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
    诚然,这几年我们党集中发力抓作风、严纪律、强制度,在从严管党治党方面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效,但我们仍清醒地看到:有的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精神空虚,甚至热衷于封建迷信活动;有的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看齐意识不强,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有的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精神不振,利己主义严重,工作消极懈怠;有的党员道德行为不端,不注意个人品德,贪图享受、奢侈浪费;一些地方党内组织生活不严肃、不认真、不经常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党员教育管理还有待改进完善;一些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还需要加以整顿等。这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可否认,要敢于正视。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如果我们不把问题意识贯穿于此次学习教育中,而采取“闭门学习”“走走过场”“一风而过”,就会使“两学一做”失去真正意义。当前,我们必须补齐学习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意识和导向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
    找准问题,“学”要带着问题学;剖析问题,“做”要针对问题改;要学要做更要实,最终迎刃解决问题,这才是“两学一做”的精准内涵。说到底,只有把问题意识始终贯穿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才能使整个学习教育取得实质成效。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