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13国“老外”们的汉阴故事






陈耿剑 通讯员 贺磊 文/图
3月18日至20日,来自13个国家的34名外籍留学生来到汉阴县与醉美汉阴相遇,感受移民农耕文化,探寻丝路起源。这一路,留下了许多不得不说的故事。
博明浩,完全是个普通的中文名字,怎么也不会和眼前这个金发碧眼、高高鼻梁的波兰帅小伙联系起来。博明浩用一口流利的中文介绍自己:“我是华沙大学汉学系的学生,这次参加寻访丝路之源活动,主要是想了解当地农耕文化、移民文化。”
三月的汉阴,到处是金黄色油菜花海,留学生们来汉阴这天正好赶上第十一届油菜花旅游季的启动仪式,吃过饭后,他们直奔汉阴剧院,观看省歌舞剧院的演出。13个国家的“老外”们一出现在演出现场,立刻吸引了在场观众的目光。虽然不知道他们能否听懂汉语,但现场观众还是热情地向他们打招呼,或报以微笑的目光,帮他们找座位,和他们合影。舞台上,歌唱、舞蹈、杂技等精彩表演把这些“老外”都吸引住了,表演中国功夫时,博明浩同其他小伙子们用相机全程拍摄。
外籍留学生建立了“汉阴文化交流群”相互交流,第二天一早,他们就前往此行的第二站——凤堰古梯田。大巴车沿汉漩路翻过凤凰山,“老外”们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纷纷拿出相机对着窗外取景拍照。随车讲解员告诉他们,现在所行驶的这条盘旋山路,全长50公里,途经有“天上云梯”、“大地浮雕”之称的凤堰古梯田景区,是“陕西十佳最美乡村公路”。
在凤堰古梯田生态移民博物馆,导游尽量减慢语速,用容易理解的词语介绍凤堰古梯田的移民农耕文化。博明浩用汉语给大家朗读:凤堰古梯田是由清代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所建,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它集“山、水、田、屋、寨、村、庙、农”为一体,融“浑厚、雅致、奇趣、清新、壮美”在一身,是人与自然最美杰作。
“老外”们穿梭在冯家堡子景区,吴家花屋每一处青石门槛、雕梁画栋、厢房回廊、各色花草人物、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竞相登上阁楼。
哈萨克斯坦的VanshuKelime白宛淑说:“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这次在汉阴参加寻访丝路起源活动,让我对中国的文化,尤其是汉阴凤堰古梯田这里的农耕、移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月20日,在汉阴中学书法活动室,留学生们摆弄笔墨纸砚,一笔一画写得有模有样。“汉阴文化交流群”里留学生们互相交流此行收获,汉阴美景刷满了各自朋友圈,“心留汉阴”、“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愿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座桥”……图文并茂的评论里写出了对汉阴美景、文化的热爱,写满了友谊、感动和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