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3版
供给侧改革让五星农业园收入成倍增长
    本报讯(郭珺 张建超 报道)114座温室大棚里实施间作套种、连作种植,春节前后有草莓、樱桃番茄、4月上旬有温室樱桃、5月有温室葡萄、6、7月桃杏、露地葡萄上市、8月后有各种晚桃、脆枣、冬枣、芒果枣、茶壶枣,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规模结构和种植时节的各种蔬菜应时应景……餐厅的开设,更提高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
    2010年,韩城市五星村农民薛建权和10户农民组建起绿馨苑蔬菜专业合作社,投资200多万元在村南建起13座温室大棚。大棚建好了,种什么大家心里没底。在南关买种子时,听种子店的老板说那年买西葫芦种子的人少,薛建权揣摸着买种子的人少,说明种植的人少。于是他就将13个大棚都种上了西葫芦。果然,到收获时,他们的13棚西葫芦卖了个高价,收入近50万元。
    随着大棚数量的增加,他们还与杨凌农业科技大学及大型专业制种企业——中农绿亨公司联系,优选要种植的果菜品种,保证果菜品质。在季节果菜的错茬期,根据餐厅和市场需要,在大棚里种上四季豆和各种绿叶菜;采取草莓套种西红柿等间作模式,提高大棚的利用率和效益。
    去年春节后,薛建权在农业园试行创意观光农业,让来园的客人走进大棚采摘草莓、樱桃西红柿等,采摘量达到总产量的50%以上,不仅节省了雇工采摘的费用,大棚果效益更提升了30%左右。
    2015年7月,他在园区东边开设了餐厅,让自己的大棚菜果走上了餐桌,半年消费菜果3万公斤,提高温室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保证了大棚产出和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由于在大棚种植方面的贡献,2014年,薛建权获得全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尝到了侧结构农业改革的甜头,他进行设施农业的决心更大。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