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精准施策是扶贫攻坚的“试金石”
本报记者 张忠德
目前,我国仍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未来五年内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如期完成减贫任务,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脱贫攻坚这一热点话题纷纷献计献策。如果说贫困是小康路上的“拦路石”,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搬而碎之,筑路前行呢?就必须要有精准的力度、超常的举措,而如何做到精准,因贫施策是关键,精准施策则是脱贫攻坚成效的“试金石”。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还是在地方的专项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曾不厌其烦地提到一个词——精准扶贫。在贵州的调研座谈会上,他对精准的价值如此说道:“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但是,近年在一些地方,与其说是没有做到精准扶贫,不如说关键是没有做到精准施“策”。
去年8月25日,笔者以《惠民不能“半道跑了”》为题在《人民日报》刊发评论,说的就是扶贫政策太随意、不精准、缺少“含金量”的现象。比如,某地推出精准扶贫财政贴息贷款,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凡符合条件的贷款户,两年内县财政全额贴息。可是没过半年,政策就调整了,贴息资金财政只负担一半。有些贫困户贷款时间不长,政策突变,感觉“被骗”。显然,当初这项扶贫政策的出台不够严谨和“精准”,依然暴露出过去那种“大水漫灌式扶贫”的短板。
对待扶贫工作,如果地方政府心浮气躁,被政绩观所左右,就会使扶贫工作陷入急功近利的表象和短期规模的假象,难免出现“撒胡椒面”和“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致使不少地方陷入“年年扶贫,仍然不能脱贫”的怪圈。
如果在制定扶贫政策和申报项目时,能够做到全面普访、建档立卡、产业跟进,推进一村一策、“因户施策”、“对症下药”、“定点滴灌”等个性化扶贫措施,就不会出现惠民政策“半道跑了”的现象。只有把贫困户查精准、把致贫的原因查精准、把脱贫计划论证精准,才能制定出精准的扶持方案。因此,精准扶贫,更应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是精准扶贫的有力保证,是能否脱贫攻坚的“试金石”。
目前,我国仍有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未来五年内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如期完成减贫任务,在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脱贫攻坚这一热点话题纷纷献计献策。如果说贫困是小康路上的“拦路石”,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搬而碎之,筑路前行呢?就必须要有精准的力度、超常的举措,而如何做到精准,因贫施策是关键,精准施策则是脱贫攻坚成效的“试金石”。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还是在地方的专项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曾不厌其烦地提到一个词——精准扶贫。在贵州的调研座谈会上,他对精准的价值如此说道:“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但是,近年在一些地方,与其说是没有做到精准扶贫,不如说关键是没有做到精准施“策”。
去年8月25日,笔者以《惠民不能“半道跑了”》为题在《人民日报》刊发评论,说的就是扶贫政策太随意、不精准、缺少“含金量”的现象。比如,某地推出精准扶贫财政贴息贷款,用于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凡符合条件的贷款户,两年内县财政全额贴息。可是没过半年,政策就调整了,贴息资金财政只负担一半。有些贫困户贷款时间不长,政策突变,感觉“被骗”。显然,当初这项扶贫政策的出台不够严谨和“精准”,依然暴露出过去那种“大水漫灌式扶贫”的短板。
对待扶贫工作,如果地方政府心浮气躁,被政绩观所左右,就会使扶贫工作陷入急功近利的表象和短期规模的假象,难免出现“撒胡椒面”和“大水漫灌”的扶贫方式,致使不少地方陷入“年年扶贫,仍然不能脱贫”的怪圈。
如果在制定扶贫政策和申报项目时,能够做到全面普访、建档立卡、产业跟进,推进一村一策、“因户施策”、“对症下药”、“定点滴灌”等个性化扶贫措施,就不会出现惠民政策“半道跑了”的现象。只有把贫困户查精准、把致贫的原因查精准、把脱贫计划论证精准,才能制定出精准的扶持方案。因此,精准扶贫,更应精准施“策”,精准施“策”是精准扶贫的有力保证,是能否脱贫攻坚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