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渭北的元宵节
旬邑 连忠照
正月十五,南方大多数地方,人们都吃元宵,渭北农村可就不同,这里自古就不产稻米,麦面才是人们的主食。所以,到了元宵节这天,这里的人们,吃的还是饺子。
渭北人把饺子叫“煮角子”,因为这里的人习惯把饺子包成三角形,所以就叫煮角子了。
过去人们生活很困难的,一年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点儿肉。就是过过年,每家也不过买三四斤肉而已。肉少,人们炒菜都舍不得用,都是切一部分包了包子。另一部分煮熟备用。连煮了肉的汤水,也要特地保留下来,把萝卜煮熟,用煮肉的汤煎好,作为暖锅(一种中心可以燃烧木炭的砂质火锅)。从初一起,每天清早,人们点燃暖锅,倒入汤汁,放入豆腐,以及熟白菜,粉条等菜,汤开了后,在上边放一点肉片,胡萝卜片,葱花,芫荽。看上去花花绿绿的,冒着一股股香气。暖锅端上炕去,人们围坐一起,这时,通红的炭火,依然把暖锅煮得咕咚咚地响。大家都吃得满头热汗,十分惬意。
至于除夕和元宵节的菜,大多数人家都是老五样:一份凉拌御面,上边贴几片熟肉和熟胡萝卜片,葱花。一份糜子粘饭。一份粉条炒豆芽。一份醋熘白菜,和一碗酸辣汤。这些菜,除了御面里有一层肉片,其他菜中的肉是很少的,只是作为调料放一点而已。
所以,人们包煮角子,肉也是很少的,大多是萝卜馅的。煮熟的萝卜剁碎,加入一些肥肉,葱末等就行。家家都是头一天夜里,和好面,剁好馅,一家人围在一起,热热火火地包。大人们包的角子都是老式样,一律三角形。孩子们却总喜欢变换着花样,包出各种各样的。
很多时候,做母亲的,还会找几枚钢镚儿包进去。孩子们心里,便多了一份期待,想知道自己下一年是不是很幸运。
正月十五早上,人们放过鞭炮,就把煮角子下到锅里,热乎乎的煮角子,端上土炕,一家人放开肚子吃起来。那时候,人们感觉,萝卜和肉一起包的煮角子真好吃啊。孩子总是一边吃,一边数,看自己吃了多少个。这个时候,谁要是吃到有钢镚儿的煮角子,就高兴得像中了奖,全家人都为他高兴不已。
现在渭北的元宵节,要买到元宵也是很容易,超市和街上,到处都有卖的,然而,人们还是吃不惯元宵,依旧喜欢,在元宵节这天包一顿饺子,全家美美地吃个够。仿佛有了元宵节这一顿饺子,活得更有滋有味了。
正月十五,南方大多数地方,人们都吃元宵,渭北农村可就不同,这里自古就不产稻米,麦面才是人们的主食。所以,到了元宵节这天,这里的人们,吃的还是饺子。
渭北人把饺子叫“煮角子”,因为这里的人习惯把饺子包成三角形,所以就叫煮角子了。
过去人们生活很困难的,一年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点儿肉。就是过过年,每家也不过买三四斤肉而已。肉少,人们炒菜都舍不得用,都是切一部分包了包子。另一部分煮熟备用。连煮了肉的汤水,也要特地保留下来,把萝卜煮熟,用煮肉的汤煎好,作为暖锅(一种中心可以燃烧木炭的砂质火锅)。从初一起,每天清早,人们点燃暖锅,倒入汤汁,放入豆腐,以及熟白菜,粉条等菜,汤开了后,在上边放一点肉片,胡萝卜片,葱花,芫荽。看上去花花绿绿的,冒着一股股香气。暖锅端上炕去,人们围坐一起,这时,通红的炭火,依然把暖锅煮得咕咚咚地响。大家都吃得满头热汗,十分惬意。
至于除夕和元宵节的菜,大多数人家都是老五样:一份凉拌御面,上边贴几片熟肉和熟胡萝卜片,葱花。一份糜子粘饭。一份粉条炒豆芽。一份醋熘白菜,和一碗酸辣汤。这些菜,除了御面里有一层肉片,其他菜中的肉是很少的,只是作为调料放一点而已。
所以,人们包煮角子,肉也是很少的,大多是萝卜馅的。煮熟的萝卜剁碎,加入一些肥肉,葱末等就行。家家都是头一天夜里,和好面,剁好馅,一家人围在一起,热热火火地包。大人们包的角子都是老式样,一律三角形。孩子们却总喜欢变换着花样,包出各种各样的。
很多时候,做母亲的,还会找几枚钢镚儿包进去。孩子们心里,便多了一份期待,想知道自己下一年是不是很幸运。
正月十五早上,人们放过鞭炮,就把煮角子下到锅里,热乎乎的煮角子,端上土炕,一家人放开肚子吃起来。那时候,人们感觉,萝卜和肉一起包的煮角子真好吃啊。孩子总是一边吃,一边数,看自己吃了多少个。这个时候,谁要是吃到有钢镚儿的煮角子,就高兴得像中了奖,全家人都为他高兴不已。
现在渭北的元宵节,要买到元宵也是很容易,超市和街上,到处都有卖的,然而,人们还是吃不惯元宵,依旧喜欢,在元宵节这天包一顿饺子,全家美美地吃个够。仿佛有了元宵节这一顿饺子,活得更有滋有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