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检索:
新春伊始谋发展 万象更新兴三农










王思露 刘俊 记者 强晖
新春伊始谋发展,万象更新兴三农。2月17日下午2时,为了更深刻领会和贯彻陕西省委副书记胡和平的报告精神,由陕西省农业厅召开的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在陕西宾馆召开。
在主席台就座的领导有陕西省农业厅厅长白宜勤,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及韩城市农业、畜牧、农机、果业局(委)主要负责同志,厅机关各处(室、局)和厅属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中省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会议共设三项议程,分别是典型交流发言,会议表彰及白宜勤厅长作主题报告。此次会议由陕西省农业厅副厅长高爱平主持。
“十二五”农村经济空前活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689元
会上,来自宝鸡、咸阳、安康、渭南等地区的6位农业局局长分别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粮食生产、农业农村改革、农机深松等方面做出很好发言,各有侧重,亮点突出。
创新理念,在提升农业质量效益上实现新突破,是白宜勤厅长工作报告的中心思想。回顾过去五年,我省面对宏观经济下行、自然灾害叠加、市场价格波动多重不利影响,主导产业磅礴发展,粮食生产“十二连丰”,各级农业部门主动适应新常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做出积极贡献。
“积极贡献”则具体体现为,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120万亩的情况下,总产达到1227万吨,较“十一五”末增加62万吨。在调整中优化,肉、蛋、奶产量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16.9%、21%和7%。打造明星企业22家,省级龙头企业总量增长40%,合作社发展到3.59万个,培育家庭农场2.3万个。农村经济空前活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689元,连续9年快于全国平均增速。
“两个改革”确保农民增收
白宜勤厅长居安思危,高瞻远瞩。在报告中不仅认真回顾了“十二五”及2015年全省农业工作,还对“十三五”农业发展面临新形势进行了客观充分的研判,并以五大发展理论为引领,提出了全省农业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和新举措,对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做好农业工作至关重要,”白宜勤厅长表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依靠拼资源拼消耗转到可持续发展上来。
他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即“两个改革”尤为重要。供给侧结构改革,主要任务是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农业农村综合改革,要在土地确权登记的基础上,建立覆盖农业县区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盘活农村资产,增加农民收益。
实施“一村一品”打造30条四季精品线路
2016年农业重点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调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确保“十三五”起好步、开好局。
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围绕“粮食保障型、都市休闲型、畜牧园艺高效型”农业定位,全面推行“四、五、六”产业布局,打造陕北长城沿线、渭北旱原、关中灌区、陕南川道区四大粮食功能区。推行渭北北部乔化果园改造30万亩,打造800万只陕北肉羊产业带,建成300万亩设施蔬菜基地。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示范县创建工程,结合一县一业,围绕小麦、水稻、马铃薯、苹果、猕猴桃、肉羊、奶山羊、奶牛、茶叶9类产业,打造一批省级核心示范区。实施“一村一品”强村富民工程,引导贫困地区农民就近就地发展葡萄、魔芋、冬枣区域特色产业,拉动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推进一二三产融合,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新增50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打造30条四季精品线路,做强陕北黄土风情、关中农耕民俗、陕南山水风光3大休闲农业板块,提升现代多功能农业价值,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另外,深化农村改革创新,构建现代经营体系和强化基础能力建设也同样不容忽视。
人类所有的美好理想,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虽然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复杂多变,农业部门肩负的责任异常艰巨,但只要以良好风貌服务发展,以过硬措施推动发展,务实创新,埋头苦干,定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