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陕北年味

    西安 杜延军
    在陕北,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从腊八开始,家家户户就忙着备年货、制作年茶饭。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陕北的年味便扑面而来。陕北的农村,年味是最实足的。每年的腊八一过,村里村外到处可以见到杀年猪,宰鸡羊的场景,为工序繁琐的年夜饭早做准备。
    在陕北人眼里,过年这个节日是看得很重的。仅年茶饭的制作,家家户户必做的肉食类有红烧肉、酥肉、丸子、酥排骨、清炖羊肉;杂粮类的有油糕、油馍馍、摊馍馍、黄米馍馍、糕挟等,粗粮细做的吃食,都是工艺比较复杂的民间纯手工做法。所以做出来的每一样菜品,主食都是非常好吃的,也是各家各户年夜饭必做的美食。
    刚到腊月天,陕北高原上那古董一般的碾盘上,人们排着队轮流碾压豆面、压黄米、压玉米面等各种杂粮,庄户人把各种杂粮碾成不同大小的粉粒,用着祖传的十八般厨艺,在腊月天这段农闲的日子里,就忙活着制作年茶饭,酿米酒(也叫稠酒)、做醋做豆腐的、蒸馍蒸糕的、炸鸡、炸肉、炸麻花的。同样的原材料却可以做出各种不同味道的吃食,家家都是热气腾腾,香气氤氲,这其中的年味,似乎比做出的美食味道还要浓郁,香飘悠远。
    一边准备着年茶饭,一边还要等着逢会赶集,四里八村几乎是倾巢出动,赶集大采购办年货,集上卖的也大都是庄户人家自家种的纯粮上品,多得吃不了的就拿一些到集市上卖了换成钱,返回时买点自家没有的杂粮小种之类,或是用你的菜换他的粮,他的豆腐换你的窗花,就这样各算各的价,平等友好地交易起来,好不热闹,年集也会给故乡陕北的年味增色不少。
    到了腊月二十三,各家的年茶饭也差不多准备就绪,陕北人讲究要在这一天开始大扫除,把家里院落四处的角角弯弯都要清扫得干干净净,既扫去全家人一年当中的不顺利、不开心和烦恼事,又预示着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好干净利落迎接远方亲属家人回归,也为正月天拜年串门的有个好彩头、好心情。
    陕北人有正月天不干活的讲究,所以这年茶饭要准备够一家人吃一个正月,腊月的陕北高原气温也是非常的寒冷,一般都在零下十五六度左右,做好的年茶饭都大盆小碗的放在院里,大自然赐予这片神奇土地的气温,比大城市楼房里电冰箱的温度还要适宜保存食物,要吃的时候随时可以取出来,在大锅里每样取一些出来蒸热,便是一桌味道极美的丰盛大餐,是难以忘记的家乡味。
    秧歌过年,是陕北高原一大特色,各家出一两个人组成的秧歌社火队在排练,平时就爱热闹的便伴上船夫在秧歌队里跑旱船,大老爷们扮成媒婆,嘴上画个爱占便宜的大黑痣,耳朵上挂两个红红的大辣椒,手拿大烟袋,伴上丑角逗人乐。经过十天半月的排练,在正月天挨门串户的到每家门上去拜年,既热闹又图个喜庆吉利。
    一个正月天,故乡陕北的每一个城乡村落就这样热闹着,沸腾着。

版权所有:陕西农村报 陕ICP备06007801号-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